1、夯实安全生产基石 确保班组控制未遂事件班组安全控制未遂是班组安全生产的目标,也是公司安全生产目标实现的基础班组是公司安全生产的基石,班组的安全目标是控制未遂,只有班组控制好,才能确保公司这座大厦安全稳固。事故致因理论要预防和控制事故,使事故损失降低到劳动者可以接受的范围,就必须掌握事故发生规律,根据规律主动地采取预防措施,才可能有效地减少事故发生,降低事故损失。这种研究事故发生规律的理论就是事故致因理论。事故致因理论的研究是从 20 世纪初开始的。1936 年,美国的海因利希提出了多米诺骨牌理论(图 2) ,并给出了如下规律:死亡(重伤)事故:轻伤事故:无伤事故1:29:300(图 1) 。从
2、(图 1)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无伤事故”累积到一定数量才会发生“轻伤事故”,“轻伤事故”累积到一定数量才会发生“死亡(重伤)”。要想不发生“死亡(重伤)”,不发生“轻伤事故”,就必须控制“无伤事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未遂。这正是要求班组控制未遂的理论依据,也是我们研究课题的现实意义所在。未遂及其发生的原因未遂是指已发生的威胁人身安全,但未造成人身伤害的危险事件,即海因利希事故致因理论中的“无伤事故”。在海因利希多米诺骨牌理论的基础上,我国的安全专家做了进一步的发展, 认为形成事故有以下几种因素, 依次为社会环境和管理的欠缺 (A1) ;人为过失 (A2) ;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3、(A3) ; 意外事件 (A4) 。也就是说,社会环境和管理的欠缺(A1)是事故发生的基础因素,由此引发人的过失(A2) ,如设计、制造、教育、规章制度等出现问题,于是才形成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A3) ,两者综合作用构成意外事件(A4) ,从而最终导致人员伤亡(A5) 。依据这一理论,导致未遂(发生了意外事件(A4) ,但未导致人员伤亡(A5) )发生的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A3) 。控制未遂的措施从概率的角度分析,未遂是在前 3 个事件都发生的情况下才发生的事件,即:P(未遂)=P(A1)P(A2)P(A3)P(A4) 。如果消除了事件 A3,使 A3 的发生概
4、率为零,则 P(未遂)=0。也此可见,控制未遂的有效措施是设法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A3) 。当然,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A3)不是孤立的,它是以前两个因素为基础的。如果没有社会环境和管理欠缺(A1)为背景,没有人为过失(A2)为前提,就没有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A3)的产生。因此,我们还要加强管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职业适应性选择。要选择合格的员工以适应职业的要求。由于工作的类型不同,对员工的要求也不同,尤其是对职业禁忌症应加倍注意。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首先是良好的人际关系, 积极向上的集体精神,这样才能使员工心情舒畅地工作,积极主动地相互配合。其次,公司还要关心职工的生
5、活,解决实际困难,并做好职工家属工作,形成重视安全的社会风气,以社会环境来促进工作环境的改善。此外,良好的工作环境还包括安全、舒适、卫生的厂房、车间、设备区。大力推行标准化作业,编制好“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减少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实现工作人员行为可控,工作质量在控的目标。深入开展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加强小型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针对近年来人身安全工作中所暴露的问题,各单位在重视较大范围的停电修试工作现场安全组织、技术措施落实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小型、单一工作现场安全组织、技术措施的落实。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加大设备更新、改造资金的投入,分轻重缓急,合理利用生产大修改造资金和设备折旧提取资金,逐年有重点地对老、旧、技术水平低、可靠性差的设备进行改造,确保设备本质安全。加强全过程管理,严把设计、订货、施工、验收关,要确保国家、行业、公司所制定的技术规程、技术标准、安全规程、反事故措施在设计、订货、施工环节中得到贯彻落实,确保新投运的设备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