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搞好安全生产关键在于班组.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62313 上传时间:2022-01-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搞好安全生产关键在于班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搞好安全生产关键在于班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搞好安全生产关键在于班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搞好安全生产关键在于班组煤矿生产主要是地下作业,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差,工作变化大,自然灾害多。在这种特殊的作业环境下生产决定了煤矿班组更为鲜明的特点:结构小、任务重、管理实、工作细等。具体表现为:一、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职工队伍的成分比较复杂。在一个采掘班组里,既有固定工,又有合同工,还有轮换工,农民协议工;有的来自矿工世家,更多的是来自农村。由于各自所处的社会环境,所接受的教育程度,走过的生活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因而形成了在思想观念,生活态度,追求目标,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由于上述原因的构成给班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二是范围小,工种复杂。一个班组少则几人,十几人,多则不过几十

2、人。生产设备有的只有一两台,多的不过几台或十多台。范围虽小,工种和分工却很复杂。就一个掘进班而言,有打眼工、放炮工、运料工、支架工,有开小绞车的、开蓄电池小机车的,挂钩打信号的、开耙渣机的、开溜子的。缺少任何一个工种,或工种间配合不好,班组生产就难以进行。三是施工工序复杂。掘进班组在迎头打眼爆破、敲帮问顶、通风防尘、装岩运输、支护铺轨、接长管线、完成全部工序,得到一个成巷的进尺。如此循环往复,才完成整个巷道的施工。四是工作地点周围自然条件复杂。由于我们采掘班组长年工作在井下各个工作面迎头没有阳光照射,只能靠矿灯照明,另外工作面受到煤层厚度、落差、距离和支架间距的限制以及落煤和机械设备的影响,作

3、业空间非常狭小。为了防尘,掘进工作面湿式凿岩,还是采取注水或灭尘措施,加之井下的自然淋水,环境比较潮湿。井下受多种因素影响,单靠自然通风的风量不够,还要有机械通风的风量来补充。在通风过程中又受风路、风速、爆破,坑木腐朽、煤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井下空气不够新鲜,常掺杂许多有毒有害气体,加之客观条件复杂,还常受到瓦斯、煤尘、水灾、火灾,冒顶五大自然灾害的威胁。因此,煤矿班组既要集中精力进行生产,又要随时观察周围自然条件的变化,及时采取安全措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二、多变性采掘工作面,总是随着生产作业进程不断地向前推进,每推进一个循环,作业面本身及各种设备都要移动。即使在同一工作面,每个工人的

4、工作地点也随时变换。此外,工作面由于受到地质条件的影响,也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几乎是一天一个样,一班一个样,甚至一班就几个样。三、流动性流动性主要是指班组工作场所的频繁变动,工作地点的随时变动决定了班组工作的流动性。不同的开采水平和工作面,其煤层厚度,工作面的长短,巷道断面大小各异,工作时间长短也不一。采煤工作面工作时间有几个月的,也有十多二十天的。采完一个工作面一个采区水平,就要转战到另一个工作面和另一个水平。象打游击一样,不断变换工作地点。掘进迎头也是同样。由于上述种种客观原因的存在,加之顶板、瓦斯、煤尘和水火等自然灾害的威胁,这就决定了我们生产班组在生产过程中安全是第一位的大事。在生产过程

5、中,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屡见不鲜,能否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关键在班组。工程质量的好坏取决于班组,不安全因素能否及时消除也在于班组。尤其是当生产任务较重,职工们在采掘工作面干劲正足时,出现了不安全因素或其他事故隐患,生产与安全发生了矛盾。如果班组长安全第一的思想真正树得牢固,那么他对事故隐患的排除,行动必然主动、 积极和自觉。 对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也就能做到及时组织消除,班组的安全和生产都得到保障。反之,班组安全工作不落实,即使是领导干部大会讲,小会布置,安全网员督促检查,也难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而当遇到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生产仍是硬指标,安全变成软指标,一时班组形成说安全明白、讲安全清楚,行动马虎、冒险蛮干,安全生产必然无保证。事实说明不仅产量进尺要通过班组获得,安全工作更需要班组去落实,因此说,搞好安全生产,关键在于班组。具体要求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管理 > 班组安全管理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