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青工不安全心理的针对性培训.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65204 上传时间:2022-01-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工不安全心理的针对性培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青工不安全心理的针对性培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青工不安全心理的针对性培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青工不安全心理的针对性培训一、侥幸心理在生产作业中,不少青工在感到有危险性,但又认为问题不大时,往往图省事, 凑合着继续进行作业。 总是以为“就这一次, 不会发生什么问题”、“不会那么巧,灾难不会落到我头上”,结果明知故犯,导致事故发生世界上的事就是这么巧,好象专门来“惩罚”那种存有侥幸心理的人似的。对这类青工,重点应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和自我防护能力。使他们认识到安全生产的科学性和规律性,消除侥幸心理。二、好奇心理好奇心理是由兴趣驱使的,兴趣是人的心理特征之一。本来这种心理有积极的一面, 但在生产的过程中, 若不恰当的将好奇心理付诸好奇行动,就可能变成事故的祸根。很多青工特别

2、是新分配的工人和刚毕业的学生在生产过程中看到什么都好奇, 都想摸摸, 但他们还没有熟练掌握规章制度、脑子里面的安全概念还比较模糊,任凭好奇心和某种感情驱使做出某种举动,是一定会出事的。对此,应当采取现场观摩、手指口述安全操作法等手段,使青工尽快熟悉的掌握生产设备设施的用途及注意事项,从而消除他们的好奇心理。三、习惯心理大多数青工精力充沛,好动不好静,自以为:总是这么干的,从没有出过事故。在这种心理状态支配下,既不注意检查设备,也不注意环境是否异常,凭印象,按自己的习惯作业,往往由此而发生事故。对此,要从反习惯性违章抓起,强化安全教育,让习惯性违章造成的危害、带来的恶果深深印在青工脑海中,培养良

3、好的工作习惯。同时,对习惯性不安全行为要早发现早干预,堵截在萌芽状态之前,以免日积月累而根深蒂固。四、情绪波动心理青年的心理特点之一是情绪不稳定而且有两极性。他们时而沉浸在欢乐中,时而又陷入沮丧:有时因得意而充满激情,有时又因失意而悲观失望。这反映在生产过程中就相当危险。如,有些青工心里不痛快,或遇到特别高兴的事,感情冲动,就会忘乎所以,思想不能集中,不按操作规程作业,易导致事故发生。对此,应当加大班前对青工薄弱人物的排查力度,对排查出的思想有波动的青工, 应及时进行个别谈心方式的思想疏通, 确保心理负担消除了,才能准许其上岗作业。五、逞能心理青年人自信心强,有的青工非常喜欢表现自我,表现在生

4、产过程中,就是盲目自信,遇到异常现象,仍自信以往的“经验”。虽然技术不熟练,能力不强,但又不肯虚心向别人学习,怕损伤自己的自尊心,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容易发生事故。对这类青工尽量采用一些事故案例来启发开导他们,必要时可以进行严肃批评教育给他们曝光,给予警示。六、松懈心理在从事生产作业过程中,自始至终保持同一意识水平是困难的,因为长时间持续作业,或者竭尽全力工作时,身心将发生变化,特别是有些青年人耐力差,有时会出现困倦、头痛、眼花等症状,以致厌烦继续工作,尤其是在紧张工作将要结束时,稍不留意就会发生事故。对此,应当加大安全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是查处违章作业习惯性作业和事故隐患,主要目的是唤起青工的注

5、意,防止松懈思想导致的不安全的行为。七、事故难免心理在一部分煤矿管理人员和职工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干煤矿工作事故难免的想法和说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部分青工的心理,认为事故难免,不是我出就是你出,不必大惊小怪。或者,拿别人与自己比,说某某人不是也出过事故吗,何必说我呢。这是一种消极悲观的论点,对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布置和落实防范措施都有负面影响。所以,对于这种论点必须严肃批评,帮助青工消除这种心理,要进行“三讲清”教育,即讲清客观规律的可认识性,讲清预防事故的重要性,讲清“三违”的危害性。要把安全状况的根本好转建立在信念坚定、基础扎实、管理科学的基础上,创建一个良好的本质安全型生产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管理 > 安全培训教育台账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