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某校园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69710 上传时间:2022-01-2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校园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某校园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某校园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某校园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加强学校校园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处置,切实做好学校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学校稳定工作,师生人身安全,特将我校校园安全突发事件(事故)应急预案进行补充与完善,制订蕉城一小校园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一) )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等级确认与划分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等级确认与划分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的等级标准原则按照国家大规模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教育部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福建省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执行,同时,从教育系统比较敏感的实际出发,根据校园群体性事件的突发紧迫程度、形成的规模、行为方式和激烈程度、可能造成的

2、危害、可能发展蔓延的趋势等,由高到低划分为四个等级。1、特别重大事件(I 级):校园内聚集事件失控,并未经批准走出校门进行大规模游行、集会、绝食、静坐、请愿以及实施打、砸、抢、烧等引发不同地区、学校的连锁反应,已形成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针对师生的各类恐怖袭击事件;以及视情需要作为特别重大(I 级)对待的社会安全类事件。2、重大事件(II 级):校园内聚集事件失控,校园网上出现大范围的串联、煽动和蛊惑信息,校园内聚集规模迅速扩大并出现多校串联聚集趋势;校园内出现未经批准的大规模游行、集会、请愿等行为,以及集体性罢餐、罢课、罢考、绝食、静坐等聚众闹事等群体性事件,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

3、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瘫痪;以及视情需要作为重大(II 级)对待的社会安全类事件。3、较大事件(III 级):校园内单个突发事件引发连锁反应,校园内出现各种横幅、标语、大小字报以及手机短信息,有关事件的讨论已攀升为校园网 BBS 十大热点问题之一,引发在校园内局部人员聚集、一次或累计聚集人数不足 100人,但已形成影响和干扰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生活秩序的群体性事端;以及视情需要作为较大(III 级)对待的社会安全类事件。4、一般事件(IV 级):事件处于单个事件状态,可能出现连锁反应并引起人员聚集,群体性事端呈萌芽状态。单个性校园突发事件已引起师生广泛关注,师生中出现少数过激的言论和行为,校园内或校园

4、网上出现大小字报,呈现可能会影响校园稳定的苗头性信息;以及视情需要作为一般(IV 级)对待的社会安全类事件。要根据校园社会安全类事件的发展趋势动态调整事件级别,以不断调整应急措施和方案,加大应急处置力度,提高应急处置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 (二二) )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预防和预警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预防和预警1、预防预警信息学校社会安全类应急工作组要经常研究影响学校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舆论舆情的分析。要建立高效、灵敏的情报信息网络,扩大信息收集的范围,加强对校园内不稳定因素的掌握和研判,增强信息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形成完善的预警工作机制。密切注意和防范敌对势力的渗透和利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

5、现的一些矛盾和偶发问题进行炒作和煽动。对可能引起学生高度关注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特别是对危及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或涉及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等容易激化学生情绪的问题,以及敏感期、重大政治活动、重大节庆、重大文体活动以及发生各类重大突发事件期间,在落实安全措施的同时,应当及时把握师生思想动态,加强教育引导。对出现可能影响校园及社会稳定的言论、动向或事态,要本着“内紧外松”、“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原则,不麻痹大意,不掉以轻心,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校园内,解决在萌芽状态,坚决防止个性问题向共性问题转化,局部问题向全局性问题转化,经济问题向政治问题转化,非对抗性矛

6、盾向对抗性矛盾转化。2、信息报送制度(1)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信息采取分级报送的原则。特别重大事件应立即(最迟不超过 2 小时)上报省教育厅、市委办、市政府办,同时通报各相关学校和各县(市、区)校园社会安全类应急工作组。(2)坚决执行重大情况报告和请示制度,对可能发生的校园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信息,各级校园应急领导小组和学校要及时报告上级校园应急领导小组,并向当地党委、政府、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通报,防止因重视不够、应对不妥、处置失当,或者被敌对分子插手、利用而激化矛盾、扩大事端。(3)市校园社会安全类应急工作组办公室(市委教育工委宣传部)负责汇总、分析和研判发生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后各方面的反应,掌握发展态势;III 级以上事件直报市校园应急领导小组正、副组长,同时按照组长的意见,立即上报教育厅办公室、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委维稳办等部门,提请协助和支持;加强互联网监控,坚决防止有害信息传播,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并按照省校园应急领导小组的要求,与事发地校园应急领导小组和事发学校联系,及时掌握突发事件发展、蔓延、变化趋势的信息。3、信息报送流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急预案 > 应急预案实例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