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煤矿瓦斯防治技术煤矿瓦斯防治技术煤矿发生瓦斯灾害事故有诸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但归结起来主要有自然条件、管理和技术三方面因素,要控制瓦斯灾害事故,必须从后两方面同时人手,强化管理和监督,提高防灾技术和装备水平。近几年,国家实行关井压产、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法规、制定相应的经济制约政策、加强安全监察体系的建立等,主要是从改变管理因素方面着手,取得了好的效果,但仍有一个完善过程。在技术和装备方面,近几年也有长足的进展,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灾技术体系。I I煤矿瓦斯防治方针煤矿瓦斯防治方针瓦斯作为煤矿的五大灾害之一,历届国家煤炭工业管理部门都非常重视瓦斯防治工作,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把防
2、治瓦斯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头等大事来抓,先后制定了许多有效的规章制度和配套措施。原煤炭部 1993 年 6 月颁布的关于国有煤矿防治重大瓦斯煤尘事故的规定,就提出高瓦斯掘进工作面必须实行“三专、两闭锁”措施,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必须实行“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并提出瓦斯抽放矿井实行“多钻孔、严封闭、综合抽”的九字方针。1994 年 9 月,以部长令的形式重申了防治国有、地方、乡镇煤矿重大瓦斯事故的“三个十条”规定。1996 年 6 月,原煤炭部专门在山西阳泉、矿务局召开防治瓦斯现场经验交流会,全面推广了阳泉局健全通风、抽放、监控三大系统,坚持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的经验。同时结合淮南局当年
3、发生的“6.23”特大事故,决定在淮南建设瓦斯治理示范工程,坚持先抽后采。1997 年 4 月原煤炭部又专门颁布了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1998 年 1 月原煤炭部发布的第 1 号文件又针对防治瓦斯灾害,提出“六个不准,的要求。根据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在认真总结借鉴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提出了“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十二字方针。2 2改善煤矿安全状况综合配套和关键技术研究改善煤矿安全状况综合配套和关键技术研究“改善煤矿安全状况综合配套和关键技术的研究”是“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该项目充分发挥了煤炭行业科研院校及示范矿区煤炭企业的整体优势,以
4、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中国矿业大学等 16 个产学研单位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近 5 年的集中攻关试验,解决了煤矿安全生产的许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使我国矿井防灾减灾的总体综合能力在“八五”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配套,并建成了平顶山矿区瓦斯灾害综合治理示范基地和阳泉矿区瓦斯抽放与利用试验基地。据不完全统计,项目在研究试验和实施过程中,已获得直接经济效益1343 亿元,间接经济效益 6124 亿元。在瓦斯预测方面,我国研究了地勘钻孔瓦斯解吸与影响因素,确立了统一的较完善的煤层瓦斯含量、矿井瓦斯涌出量的预测方法,实现了从瓦斯含量测定、涌出量
5、预测,到矿井瓦斯地质绘图的微机化、自动化和规范化,其预测准确率达 80一 85。3 3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我国的防突技术经历了安全防护、防治技术措施和综合防治阶段。1988 年制定并颁布实施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把我国综合防突技术总结为预测、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和安全防护措施的“四位一体”,经过“八五”“九五”期间的深化,我国的防突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1)综合防突技术。在综合防突方面,建立了由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防治突出措施、防突效果检验和安全防护组成的“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技术。由瓦斯地质统计法、综合指标法、地质指标法、物探法等构成的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技术和由指
6、标法、声发射法、电磁辐射法、瓦斯涌出动态法等构成的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技术,由此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技术体系。研究了突出危险性实时监测技术,完善了大面积预抽瓦斯、开采保护层的区域性防突技术措施的施工工艺研究,提高了大直径卸压孔,配合金属骨架、高压水射流扩孔排放瓦斯、排放钻孔排放瓦斯等石门防突措施的技术水平;推广应用了超前钻孔(包括大直径钻孔)卸压排放瓦斯、深孔松动爆破排放瓦斯、水力冲孔、钻掘一体化技术、割掘一体化技术的工作面防突措施;研究了掘进工作面防突综合配套技术,应用地质雷达和电磁辐射技术非接触式探测工作面前方构造和突出危险;完善了震动放炮、长距离放炮等安全防护措施。并研制了 BQTE 型突出煤层电磁波透视系统、KJ54 监测系统、QFZ 一 22 轻便型防突钻机、KBD5 矿用本安型煤与瓦斯突出(冲击矿压)电磁辐射监测仪,QFZ 一 22 轻便型防突钻机集强力钻孔和防治卡钻等功能于一体,解决了原来存在的防突措施与钻机不配套的难题,是实施防突技术措施的理想钻机。该钻机已在平顶山、淮南、韩城、皖北、松藻、鹤壁等十多个局矿推广应用60 多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