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矿井防治水的安全技术管理.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76730 上传时间:2022-01-2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防治水的安全技术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矿井防治水的安全技术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矿井防治水的安全技术管理矿井防治水的安全技术管理矿井水害主要是指矿并透水。矿井透水是指煤矿在正常生产中突然发生的涌水现象透水地点可来自底板、顶板、采空区、老窑、地表等。由于来势猛、水量大,一旦防范不力或排水能力不足时,往往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甚至人身伤亡事故,故矿并水害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矿井透水事故发生的原因造成矿井透水事故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面防洪、防水措施不当,或因对防洪设施管理不善,暴雨山洪冲毁防洪工程,使地面水涌入井下,造成灾害。(2)水文地质条件不清,井巷接近老窑区、充水断层、强含水层、陷落柱时,不事先探放水,盲目施;或探放水措施不当,而造成淹井或伤亡

2、事故。(3)井巷位置不合理,如布置在不良地质条件中或接近强含水层附近施工后在矿山压力与水压力共同作用下,发生顶板或底板透水。(4)乱采、乱掘,破坏了防水煤柱、岩柱而造成透水(5)工程质量低劣,井巷严重塌落冒顶,造成顶板塌落,沟通强含水层而透水(6)管理不善升下无防水闸门或虽有闸门但未及时关闭矿并透水时不能起堵截水作用。(7)矿并排水能力不足或排水设备平时维护不当,水仓不按时清挖,透水时排水设备失效而淹并。(8)测量错误,导致巷揭露积水区或含水断层透水而淹井。(9)忽视安全生产方针,思想麻痹大意,丧失警惕,没有严格执行探放水制度,违章作业等。在煤矿生产建设工作中,既要防治地面水害,又要防治地下水

3、害。二、地面水害的防治防止和减少地面水大量流入矿井,对于保证矿井安全生产,避免淹井事故,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要防止雨季山洪暴发时,突然而来的大量洪水,沿着井筒和井下与地而的通道,流入矿井造成水灾。因此,要切实做好地面的防、排水工作。搞好地面的防治水工作,主要从如下几方面着手:(1)首先要掌握矿井附近地面水体的位置、流向和疏排水能力,以及雨水、地面水的变化规律,以便制定灾害预防措施。例如,掌握了地而水变化规律,采取避开雨季采煤等措施,待隔一段时间,顶板沉压实后,地表水的渗透性就会减弱,就可以避免或减少地面水对矿井的威胁。(2)矿井井口和地面主要建筑物的基础标高,都应高于当地历年的最高洪水位当井口位

4、置在山坡上或低于最高洪水位时,应修筑防洪堤坝,挖掘排水沟渠或采取其他防洪措施,以防止洪水灌入井下或冲毁地而建筑物。(3)对容易积水的地点,应修筑沟渠,排泄积水;对不能修筑沟渠排水的低洼地点,应填平压实;如果低洼地太大,无法填平时,可用水泵排除积水。(4)因井下采掘而引起的地面裂缝和塌陷地区,以及废弃的钻孔,每年雨季前,都要进行检查并堵塞夯实防止地面水流入或渗人井下。(5)对矿井开采有威胁的河流、湖泊、水库池塘等,应进行改道迁移或疏干,防止地而水沿着井下采煤后顶板陷落形成的裂隙,流入井下。对于无法或不允许改道、迁移或疏干的上述水体,则应采取修补加面水底,或留防水矿柱,以及采用充填法开采等措施。(6)要做好雨季前和雨季中的防洪、防汛、险工作加强对防洪工程的检查,备齐防洪抢险器材,广泛发动群众,组织好防洪抢险队伍。有计划地搞好地面防洪工作,是防治地面水灾的根本保证,绝不能有丝毫的疏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技术 > 矿山安全技术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