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某县“3·25”特大坍塌安全事故案例.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89188 上传时间:2022-02-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3·25”特大坍塌安全事故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某县“3·25”特大坍塌安全事故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某县“3·25”特大坍塌安全事故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某县“325”特大坍塌安全事故案例宿舍楼坍塌员工祸从天降1997 年 3 月 25 日晚 7 点 30 分左右,福建某县新光电子有限公司发生一起员工宿舍楼坍塌特大责任事故,造成死亡 32 人、重轻伤 78 人,直接经济损失约为 122655 万元。某县新光电子有限公司系港商独资企业。注册资金 3800 万港元,投资总额 7600 万港元,主要生产电子液晶显示器、集成电路板、石英钟等有关电子配件,年产值 204 亿元,现有员工近 3000 人。该公司租用某县金高威实业有限公司的员工宿舍楼。1993 年初,业主委托某县建筑设计所所长杨建霖施工队。1995 年 6 月在无技术论证的情况下,擅自用套图

2、方式又加建三层,二至四层为员工宿舍。该楼为四层框架结构,长 60 米、进深 28 米, 总面积为 6600 平方米。 1996 年 4 月该宿舍墙壁出现明显裂缝,地基明显下沉,新修的排水沟断裂,包工头郑建霖认为没事,只派三、四个泥瓦工去修补裂缝,未引起重视。至 1997 年 3 月发现裂缝越来越大,一楼食堂碗橱严重变形,二楼门、窗无法关闭,且经常发出响声,楼管人员报告后,仍未引起业主和包工头郑建霖重视,始终未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治,3 月 25 日晚该楼坍塌。平房改楼房 偷工又减料事故调查组经过对该宿舍楼进行全面调查取证、技术鉴定、综合分析后认为:事故调查组对该楼柱基基坑开挖检查发现,柱基底板尺

3、寸小,厚度仅1215 厘米,底板受冲切力破坏后断裂,底层中柱穿透底板后进入土中约40 多厘米,并向东南方向倾斜。调查组认定造成该楼坍塌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楼房承载超过地基极限,产生地基底板剪切破坏和不同柱基持力层引起柱间沉降差,以及独立柱基础强度严重不足。在独立柱基承载力不断增大情况下,底板锥形冲切破坏面连成一体,柱子穿透冲出底板,从而导致整个建筑物的坍塌。调查组还认为:1该工程项目属无立项、无报建、无证擅自设计施工、无委托质量监督、无竣工验收的工程,严重违反国家有关建设法规,逃避政府执法部门监督。2按加层后四层建筑物模拟计算,其主要承重构件、柱的配筋、轴压比、横向框架梁配筋、层间位移等均不符合设

4、计规范可靠度的要求,是属于严重不安全的结构。3经对事故现场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取样检测分析:(1)对 8 种型号钢筋检测,有 7 种型号不合格,大量使用改制材;(2)混凝土标号低,强度严重不够;(3)钢筋结点锚固搭接长度不足。以上实属偷工减料行为,危及建筑整体刚度和延性。4该楼 1993 年设计施工,原只建一层,作为员工食堂。1995 年在无技术论证、无审批的情况下,擅自决定加盖三层;并且楼顶屋面填土2030 厘米,植上草皮作隔热层,增加了荷重。5楼房加盖工程于 1995 年 11 月完成,1996 年雨季之后,就出现墙壁裂缝、窗户栏杆弯曲、碗柜变形等明显迹象。楼管人员业已报告,但未引起业主和包工头郑建霖的重视,也未向有关部门报告,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6个别领导对建筑市场、建材市场及“三资企业的管理不严、监督不力,没有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的有关要求,引导、教育“三资”企业业主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致使江口镇建筑市场管理温乱,工程建设存在较为严重的“五无”工程。这是一起特别重大的建筑坍塌事故, 也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有关这起事故的责任人共 21 名分别受到了刑事、行政和纪处理。有关部门还从此事故案例中总结出教训,举一反三,制定了改进全省建筑市场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故案例 > 坍塌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