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13.89KB ,
资源ID:156318     下载积分:2 金币    免费下载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down/1563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二氧化碳气瓶充装爆炸事故案例.docx)为本站会员(一米阳光)主动上传,安全人之家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安全人之家(发送邮件至31697677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二氧化碳气瓶充装爆炸事故案例.docx

1、二氧化碳气瓶充装爆炸事故案例1999 年 5 月 13 日下午 13 点 20 分,徐州铸造总厂发生了一起二氧化碳气瓶爆炸事故,所幸的是该气瓶爆炸发生在午休,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爆炸现场的破坏程度相当严重。1)事故概况(1)爆炸现场及破坏情况1999 年 5 月 13 日上午 10 时许, 徐州铸造总厂收到本市金陵气体供应站送来的 15 只二氧化碳气瓶,该批气瓶由江苏泰兴二氧化碳充装站充装,直接卸存在其露天仓库内。下午 13 点 20 分,其中一只气瓶发生爆炸,瞬间产生的冲击波将 15 只气瓶全部推到,其中一只气瓶向南飞出 52m,砸在机修车间的大门上,旋转进入车间,冲坏地坪,打翻工作台,翻落

2、在墙根下。一只气瓶向西约 15角飞出 43m,撞击在西墙上落地。一只气瓶被气浪冲倒后,向西南方向飞出 15m,翻越 1.2m 矮墙落地。还有一只气瓶向南飞出 11.3m 造成瓶阀折断,落地泄压。气浪附近砖墙(8m2m)被推到。距爆炸点 l0m 处有二层楼机房,门窗玻璃全部震碎,紧靠存瓶处有一砖瓦结构平房,工人在房内午休,所幸的是平房外停放一辆 3 吨铲车,缓解了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使平房没有倒塌,避免了人员伤亡。现场有 5 只气瓶报废。(2)爆炸气瓶及残体基本情况爆炸气瓶残体距爆炸点西南方向约 5.6m,落在块石结构的墙根下,残体瓶口向上,瓶底向下,呈直立状,瓶体展开,内壁面向东。爆炸气瓶的基本

3、情况:气瓶编号 02265,水压试验 TPl8.8,公称工作压力WPl2.5,重量 W45.1,容积 V41.3,瓶体壁厚 S4.5,气瓶制造代号 JP,制造年月 97 年 2 月,制造厂检验标记(检)。气瓶标注字样明显、清晰、完整。材质为碳锰钢、钢号为 37Mn2A。2)事故原因分析(1)爆炸气瓶数据分析对爆炸气瓶从轴向、径向进行了密集点测厚,其数据见表 5-5。表 5-5 爆炸气瓶数据编号 壁厚(mm) 编号 壁厚(mm)1 5.1 9 7.12 5.7 10 7.53 6.3 11 7.34 7.3 12 6.35 6.4 13 5.36 4.9 14 5.27 6.8 15 5.58

4、6.7 16 5.6最小壁厚处于钢瓶腰部,即瓶口向下 500mm 处的断口边缘。最小壁厚处在同一横截面上, 断口边缘处的壁厚由于爆炸瞬间的拉伸作用明显减薄。断口形态分析:断口呈撕裂状态,颜色呈暗灰色纤维状,端口不齐平,而且与主应力方向呈 45夹角;爆炸瓶体没有产生碎片;气瓶内、外无明显腐蚀;实测壁厚均大于气瓶标注壁厚。光谱分析表明:爆炸气瓶的材质基本符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要求。(2)爆炸原因气瓶爆炸的原因,一是气瓶超装;二为曝晒。原始钢印很清楚地标明,该瓶工作压力是 WPl2.5。我国 1979 年 4 月 25日公布第二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已取消了设计压力 12.5MPa 的二氧化碳气瓶规格。该

5、瓶的流通已埋下了事故的隐患。原国家劳动总局 1979 年 5 月 8 日下达了(79)劳锅字 31 号文件关于加强二氧化碳气瓶安全管理的通知 ,重申取消设计压力为 12.5MPa 的二氧化碳气瓶规格,制造单位不得销售,充装单位也不准以压力降为 12.5MPa的气瓶改充二氧化碳。按上述文件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此类气瓶不应流通使用,更不能按工作压力为 15MPa 二氧化碳气瓶规定的系数(0.6kg/L)进行充装,否则将会严重超压。气温较高。当日气温 33,且气瓶在露天仓库存放,时至中午阳光曝晒,使瓶内压力急骤上升,成为爆炸的触发源。此次爆炸事故显然是由严重违反了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要求,超装、超压

6、、曝晒而引起的。3)事故预防措施(1)法规和标准已经明确规定, 这种工作压力为 12.5MPa 的二氧化碳气瓶已不准生产、销售,但该类气瓶仍在市场上流通。要加强检验力度,从制造、销售、充装、使用、储存环节把关,杜绝不合格的气瓶在市场上流通使用。(2) 此次爆炸的责任单位、销售单位、使用单位除对法规、标准缺乏必要的学习之外,对新的规定要求一片空白,意识淡薄,增加了事故的概率。因此,应加强法规、标准的学习和宣传,要将新的规定和要求及时普及宣传,不能束之高阁。(3)这次二氧化碳气瓶爆炸事故,反映出充装单位基础工作薄弱,质保体系运转不正常、不健全,气瓶大循环、大流通使用状况很普遍。因此,严格执行气瓶充装前的检验工作, 是保证安全生产、 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4)二氧化碳气体充装一般都不被重视,普遍认为二氧化碳气体危险性小,压力相应低,不易发生爆炸事故。应加强二氧化碳充装、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性的宣传,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5)应对气体供应站经销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安全知识教育,使之掌握气瓶安全知识;规范气瓶管理, 对气瓶的产权、 档案、 登记编号进行追踪记录。(6)气瓶要按规定充装,不得超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