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宏厦一建“1.10”顶板事故.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100131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厦一建“1.10”顶板事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宏厦一建“1.10”顶板事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宏厦一建“1.10”顶板事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宏厦一建“1.10”顶板事故2010 年 1 月 10 日,宏厦一建矿建二分公司 71 队在五矿赵家回风立井施工过程中,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一死一伤。一、事故经过2010 年 1 月 10 日,五矿赵家分区回风立井施工的矿建工程第二项目部 71队零点班,当班出勤 14 人。跟班副队长任某对当班人员做了具体分工并安排当班任务放炮、出矸、平底、脱模、打混凝土。凌晨 1 时 50 分井下放炮后,跟班副队长任某、当班安监员(兼瓦检工)岳某等 6 人开始下井扫盘,处理井帮危岩,处理完毕后凌晨 2 点 35 分开始出矸、平底。凌晨到 4 时 30 分左右时已出矸平底 13 罐。由于抓岩机有一片叶片插销脱

2、落,班长吴某(死者) 、安全员王某(伤者) 、张某、周某四人蹲在靠风筒帮位置开始安装插销及抓岩机叶片。约 5 时,一块 2.2m2.2m0.6m 的大块矸石从距底板 1.2 米高处片帮落下, 将正在安装抓岩机叶片插销的吴某、张某、王某压在石头下。在一旁的周某立即联系跟班副队长任某、技术员陈某等人组织抢救。先将王某救出升井送往阳煤集团总医院,随后抢救吴某。由于压在吴某身上的矸石较大、较重,技术员陈某安排人员用液压千斤支起矸石救出吴某,立即升井送往五矿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二、事故原因1、放炮后作业人员对井壁检查不细,更帮不彻底,没有发现存在的离层的岩石和片帮隐患,空帮作业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发生片

3、帮伤人,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2、作业规程中没有明确临时支护的形式,现场空帮作业、各级技术管理把关不严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3、现场安全管理、监督检查,以及员工的互保联保不到位是造成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4、宏厦一建及矿建第二分公司各级分管领导管理、监督检查、安全教育均不到位,工程监理和项目法人单位没有严格履行安全监管责任,也是造成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三、事故教训这起事故告诉我们, 小隐患如溃坝的蚁穴管通, 大隐患如吃人的猛虎饿狼。小隐患处理不好就可能酿成大祸,大隐患发现不了可能会殃及员工生命。作为现场施工领导、 安监人员一定要把发现隐患、 处理隐患作为重要职责,严密现场监控,防患于未然,为员工

4、创造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四、防范措施1、宏厦一建所有矿建施工作业地点全部停产整顿,自查隐患、完善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2、科学决策立井施工工艺,明确立井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支护的形式,完善安全技术措施。3、宏厦一建对各分公司工地要重新修订审批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4、加强各级的安全宣传教育及对职工的安全知识和正规操作的再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自保互保意识。5、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明确专人对井帮更帮监护。五、事故点评1、宏厦一建“1.10”掘进顶板事故是立井围岩片帮造成的,分析认定事故性质为生产责任事故。2、技术管理不到位。 五矿后备区赵家风井回风立井作业规程中对临时支护形式的规定模棱两可, 形成现场空帮作业。 该规程汇编过程不严不细,审批把关不严。3、现场管理不到位。现场人员对井帮检查不细,没有发现和及时消除离层片帮隐患,空帮作业没有及时采取措施。4、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职工的安全自保互保意识不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故案例 > 矿山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