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139916 上传时间:2022-04-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规范我局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维护施工生产的正常秩序,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工程局施工生产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工程局内工程施工生产中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和特种作业的管理。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特种设备是指国务院第 373 号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生产设备,主要包括:l、起重机械:额定起重量1t,且提升高度2m 的门机、塔机、缆机、龙门吊、吊车、卷扬机、固定扒杆等;2、升降设备(装置):额定起重量05t 的电梯、吊栏、滑模;3、压力容器:

2、气瓶、制冷设备、空压设备及压力管道;4、运输索道;5、锅炉:容积30L 的承压锅炉;6、其他有关设备;不包括各种机动车辆、铁路机车、船舶和移动施工设备。第四条 本制度所称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建筑安装施工作业。主要包括:1、电工作业:电气安装、维修、值班。2、金属焊接切割作业:电焊、气割、气焊。3、起重机械作业:门式、塔式、桥式、缆索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司机、安装维修;施工升降机、电梯司机、安装维修;卷扬机司机;铁道专用起重机司机;起重指挥、信号、司索等。4、场内机动车辆驾驶:场内运输汽车、轨道机车、铲车、叉车、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压路

3、机、电机车、翻斗车、农用车等。5、登高架设及高空悬挂作业:各种排架、平台、栈桥的架设拆除;外墙、坝面清理、装修;悬挂设备安装维修。6、制冷作业:制冷设备操作、维修。7、锅炉作业:司炉、维修、水质化验。8、压力容器操作:空压设备,氧气、乙炔站设备操作维修等。9、爆破作业:爆破器材运输、储存、加工、使用、销毁等。10、金属探伤检测作业:射线、超声波探伤。1l、建筑防水作业。12、其它有关作业。不包括国家道路交通机动车辆、铁路机车、船舶驾驶。第五条 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的安全全面负责。第二章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作业的基本要求第六条 从事特种设备及其部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的制

4、造、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工生产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有与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2、有与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和检测手段。3、有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4、取得政府主管部门许可。其中制造、安装、改造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许可;维修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许可。第七条 特种设备的制作、安装、改造、维修过程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结束完工后,施工生产单位应按照相关的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校验和调试,并对校验和调试的结果负责。第八条 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施工前,施工单

5、位应拟将进行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情况,用书面方式告知直辖市或设区的市的特种作业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告知后经批准即可施工。第九条 特种设备在安装前,施工单位应持有以下产品的安全技术资料:1、生产单位相应产品生产许可证;2、出厂产品质量合格证;3、产品监督检验证明;4、设计文件;5、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书(文件)。第十条 特种设备在安装、改造、维修过程中,施工单位应遵守工程项目有关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生产要求,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和文明生产规定,服从项目建设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生产管理,履行相应安全文明生产责任。第十一条 特种设备在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中和结束后,应经专业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相

6、应的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经监督检验合格后,施工单位才能交付使用单位使用。检验检测机构必须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许可的单位。第十二条 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维修、竣工验收后 30 日内,施工队伍应当将生产、安装、改造、维修有关技术资料移交使用单位。第三章 特种设备使用第十三条 使用特种设备的施工生产单位(下称使用单位), 应当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施工生产实际,协同局设备管理处制定相应安全操作规程和使用规定,组织实施,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第十四条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 30 日内, 使用单位应当向当地直辖市或设区的市(县)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的标志应当置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第十五条 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内容如下:1、制造单位、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检验检测证明、使用维护说明、技术资料等产品文件。2、安装技术资料和监督检测合格文件。3、定期检验和定期自检记录。4、日常使用状况记录。5、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6、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制度 > 特种设备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