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方 法 介 绍,第一节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程 序,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程序,第二节 危 害 因 素,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能量、有害物质 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 故障(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辅助设施等) 人员失误 管理缺陷 环境因素,危害因素产生的根源,能量、有害物质,能量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切产生、供给能量的能源和能量的载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是危害因素。 有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损伤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正常代谢功能,破坏设备和物品的效能,也是最根本的危害因素。,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故障(包括生
2、产、控制、安全装置 和辅助设施等) 人员失误 管理缺陷 环境因素,危害因素分类,物理性危害因素 化学性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行为性危害因素其他危害因素,物理性危害因素,设备、设施缺陷 防护缺陷 电危害 噪声危害 振动危害 电离辐射 运动物危害 明火,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 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 粉尘与气溶胶 作业环境不良 信号缺陷 标志缺陷 其他物理性危害因素,化学性危害因素,易燃易爆性物质 自燃性物质 有毒物质 腐蚀性物质 其他化学性危害因素,生物性危害因素,致病微生物 传染病媒介物 致害动物 致害植物 其他生物性危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负荷超限 健康状况异常 从
3、事禁忌作业 心理异常 辨识功能缺陷 其他心理 、生理性危害因素,行为性危害因素,指挥错误 操作失误 监护失误 其他错误 其他行为性危害因素,危害因素所造成的事故类别,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放炮火药爆炸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危害辨识: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危害性质:危害的类别及其造成事故的类型。,第三节 危害辨识,辨识方法分类,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直观经验法,对照经验法 类比方法,利用相同或相似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职业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害。多用于作业条件危害因素的辨识过程,对照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
4、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评价对象危害的方法,类比方法,危害辨识方法,安全检查表分析(SCL)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 事故树分析(FTA),安全检查表分析,最基本、最初步的系统危险性辨识方法;剖析检查对象,把大系统分割成小的子系统;查出不安全因素;确定检查项目和标准要求;将检查项目按系统、子系统顺序编制成表。,安全检查表的编制,组织编写组 对系统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包括系统的结构、功能、工艺条件等基本情况和有关安全的详细情况。 收集与系统有关的国家法规、制度、标准及得到公认的安全要求等
5、;按照系统的结构或功能进行分割、剖析,找出一切影响系统安全的危害因素,列出清单。,查找并形成对应危害因素的安全要求与安全措施清单。按系统列出应检查问题的清单。经过实践检验,不断修改完善,形成标准的安全检查表。,液化石油气球罐区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的优点,能够事先编制。 按表进行安全检查,可以得到准确的检查、评价结论,便于法规、标准的落实。安全检查表能给出明确的安全要求与具体的数据标准,便于辨识危害。 可以和生产责任制相结合。安全检查表简明易懂,使用方便,易于接受。 应用范围广泛。,预先危险性分析(PHA),一种定性分析、评价系统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的方法; 在一项工程活动(设计、施工、生产运行
6、、维修等)之前 ;对系统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和导致事故的后果所作的宏观、概略分析。,分析步骤,熟悉系统。 辨识危险因素。 找出危险因素形成的原因事件,即所谓的“触发事件”。 确定形成事故的原因事件。 确定危险因素的危险等级。 根据危险等级,决定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危险等级划分,级 安全的,尚不能造成事故。 级 临界的,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当予以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 级 危险的,必然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要立即采取措施。级 破坏性的,会造成灾难性事故(多人伤亡,系统损毁),必须立即排除。,热水器预先危险性分析,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以七个关键词为引导,找出系统中工艺过程或状态的变化(即偏差),然后再继续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产生的后果及相应的措施。既适用于设计阶段,又可适用于现有装置;既可用于连续的过程,又可用于间歇的过程。,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的步骤,HAZOP研究所需资料,管道仪表图 工艺流程图 设计参数设计说明书 工艺过程说明 操作规程,HAZOP分析的关键词及意义,偏 差,关键词 工艺参数 偏差 没有 + 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