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锦州石化公司“2007.8.30”火灾事故.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161417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锦州石化公司“2007.8.30”火灾事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锦州石化公司“2007.8.30”火灾事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锦州石化公司“2007.8.30”火灾事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锦州石化公司“2007.8.30”火灾事故2007 年 8 月 30 日 20 时 36 分,锦州石化公司化工三车间橡胶装置发生成品单元9#胶液罐罐底采样阀混合碳六油泄漏着火事故。 事故造成1人烧伤。一、事故装置简介锦州石化公司化工三车间橡胶装置由精制、聚合、成品 3 个单元组成,年产顺丁橡胶 30000t,原料为外购混合碳四和精丁二烯。事故发生时,精制单元处于循环状态,聚合、成品两个单元处于停产过程中。二、事故经过2007 年 8 月 30 日,锦州石化公司化工三车间橡胶装置由于原料不足,临时计划聚合、成品单元停工,精制单元循环。根据车间工作安排,在停产期间将混胶罐区内的 5#、6#、9#罐

2、内的油胶喷出,倒空罐内混合碳六油,并且在喷完油胶后对颗粒泵管线的挂胶进行处理。8 月 30 日 9 时 15 分,车间工艺员林某安排二班混胶岗操作员关某进行 5#罐喷油操作,9 时 40 分,5#罐喷油结束,改为 6#罐喷油;10 时 10 分,6#罐喷油结束,改为 9#罐喷油;约 10 时 40 分,由于凝聚釜压力升高停止9#罐喷油;12 时 30 分,再次对 9#罐进行喷油操作;13 时 50 分,喷油结束后,处理颗粒泵管线挂胶。在开始和停止 9#罐喷油过程中,两人共同完成了变换阀门操作。三班接班后,车间工艺员林某安排混胶岗操作员崔某对胶液罐进行氮气置换。约 20 时 36 分,胶液罐区

3、9#胶液罐底闪燃,当班人员王某报火警,同时向公司和车间领导汇报。三、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在 9#胶液罐喷油过程中, 工艺员林某和二班混胶岗操作员关某在变换阀门操作时, 由于 9#罐内存有少量胶液颗粒, 在关采样阀时没有发现液体漏出,便误以为阀门已经关严。三班混胶岗操作员在对胶液罐进行氮气置换过程中,由于系统压力作用,使卡在 9#胶液罐底采样阀门(DN25)处的胶液颗粒冲出,混合碳六油外泄后,从防护堤北侧缺口处扩散,此时,在防护堤外 5m 处,由锦州石化实华建筑三分公司承担的精制装置水冲厕所建设项目正在施工,施工过程中需要间歇用潜水泵抽出地下渗水,当晚实华建筑三分公司安排王某(事故受伤者)负责此

4、项作业。经对现场情况和操作人员受伤情况分析,认为此次火灾是泄漏的混合碳六油中挥发的轻组分,遇潜水泵临时电源产生的火花引起的。2.间接原因(1)工艺操作确认检查不到位。在 9#胶液罐喷油过程中,工艺员林某和二班混胶岗操作员关某在变换阀门操作时,因 9#罐内存有少量胶液颗粒,加上工艺操作确认检查不到位,在关采样阀时没有发现液体漏出便误以为阀门已经关严,三班进行氮气置换时造成混合碳六油外泄。(2)巡检不到位,未及时查找处理异常。罐区内混合碳六油外泄后,罐区周边报警器已经报警,三班混胶岗操作员崔某巡检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处理,导致遇临时接电火源闪燃。(3)车间对施工的管理不到位。按规定在停工过程中应停

5、止所有施工作业,但在装置停工过程中却有施工人员在附近使用临时电源,留下了事故隐患,车间对此认识不清,管理不善,造成事态扩大。四、防范措施1.立即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操作程序的安全管理,细化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四有工作法”和“四有一卡”。2.完善安全防护措施,认真开展隐患大排查活动,完善装置的报警监控设施。3.加强生产施工受控管理, 加强对施工作业过程中安全措施的检查和落实,对施工过程各种作业票证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加强对操作人员巡检过程中的量化管理与考核监督,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4.9 月份在公司范围内开展“安全警示月活动”,将“抓责任、抓落实”作为主要内容,以“安全是我的责任”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强化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故案例 > 火灾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