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险评价控制措施1 1 目的目的为了通过广泛、深入、持续的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制定有效、可操作的安全控制措施,夯实集团公司及下属各单位的安全管理基础,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目标,降低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特编制该程序。2 2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危险源辨识的范围、方法、评价、措施制定的要求。适用于天燃气停运、销售及相关管理活动的危险源辨识。3 3 职责职责3.1 安全副总组织本公司不可接受危险源的评审并批准。3.2 安全管理处是本程序运行的主管部门。3.2.1 在安全副总直接领导下,负责全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措施制定活动的组织、协调。3.2.2 负责对公司所属各单位
2、、各机关专业科室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措施制定活动进行指导、检查和考核。3.2.3 负责本公司危险源的评价及其信息发布,每年组织一次危险源调查和评价。3.2.4 不可接受危险源评价记录的存档。3.3 所属各基层单位3.3.1 负责本单位危险源识别、评价、措施制定、级上报,负责设备更新、新工艺等危险源识别评价措施制定。3.3.2 各所属基层单位的技术管理部门负责常规性安全操作规程的组织制定。3.3.3 所属基层单位负责大修改造、更新、扩龙涉及的危险源辨识、措施制定的安全方案的评审,提出意见。3.4 各部门对本部门涉及的相关方危险源识别、措施制定、沟通等,4 4 工作程序工作程序4.1 危险
3、源辨识、风险评价范围4.1.1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职业安全卫生预评价、验收评价:包括新、改、扩工程项目中的设计、施工、试运、操作;4.1.2 固定生产场所、工艺流程、产品、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包括:a.常规或非常规的活动;b.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承包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c.输油生产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状况,包括电力、动力、安全监测、消防系统、站外及站内管线和工艺管网;d.设备设施的安全距离,工作场所内的采光、通风及防爆等;e.生产过程中的高温、高压、易燃、易爆、辐射、噪声等;f.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易燃物、有害油体、粉尘、噪声;g.站内生活设备、设施的运行状况,
4、如淋浴、饮食等;h.员工的能力、不良行为、心态、健康状况及违章操作等其他人为因素等。i.已识别出来的危险源,但位于本公司的工作场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的人员的健康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源;或在工作场所附近,由公司控制下的工作相关活动所产生的危险源;j.对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器和(或)设备、操作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其对人的能力的适应性。4.1.3 施工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4.1.4 各种变更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a.工艺流程、材料或的变更;b.设备、设施的变更、报废、废弃、拆除及废物的处理;c.输油计划的更改;d.人员变更。e.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改包括临时性变更等,及其对运行、过程
5、和活动的影响;4.1.5 自然灾害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a)自然条件及地质现象,如雷电、暴雨、洪水、地震等;b)地方病和流行性疾病及突发性中毒等情况。4.1.6 相关方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4.2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周期4.2.1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立项后进行职业安全卫生预评价。项目投产后,生产过程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纳入固定作业场所管理。4.2.2 投产项目应在开工前进行验收评价(作业条件基本相同的项目可直接引用前期项目评价结果)。4.2.3 固定生产场所每一年组织一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4.2.4 固定作业场所发生技措、工艺改变、原材料变化时应及时进
6、行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4.2.5 施工作业项目应在工程开工前进行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4.2.6 变更引起的风险在变更实施前进行识别与评价。4.3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组织机构安全管理部组织各所属单位成立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小组,小组成员由有经验的操作员、生产管理人员、规章制度的制定者、职业安全健康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员、来自风险区域作业有直接关系的人员等组成。4.4 评价方法风险评价方法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4.4.1 定性评价主要是将项目所存在的危害进行列举、分类、通过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对所列举的危害进行原因分析和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安全检查表、事故树、关联图分析、矩阵法等。4.4.2 定量评价主要是将项目存在的危害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危害程度的评价方法。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LEC 法)、职业卫生评价法等。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公式:D=LECD 风险分值L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预料6相当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2极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