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变更中的风险识别与评价控制措施.docx

上传人:人民至上 文档编号:211287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更中的风险识别与评价控制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变更中的风险识别与评价控制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变更中的风险识别与评价控制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变更中的风险识别与评价控制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变更中的风险识别与评价控制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变更中的风险识别与评价控制措施1 目的为了识别产品、过程和服务过程中能够控制以及可施加影响的风险(即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并确定、更新重大危害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以对其进行控制管理,特制定本程序。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厂产品、过程和服务中变更过程的风险的识别、评价、更新管理。职责3.1 质量安全环保科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风险识别、评价、控制、更新的组织、协调与监督管理。3.2 党群工作部负责本厂办公区域和办公活动中的风险的识别与更新,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和落实。3.3 各单位负责本单位风险的识别、评价的具体实施,风险控制和应急措施的制定与实施。4 工作程序4.1 风险识别4.1.1 危害

2、识别组织质量安全环保科组织各相关单位成立风险识别工作小组,工作小组成员应包括各单位负责人、员工代表与岗位操作人员等。危害识别与评价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a)熟悉本单位的生产、服务规范和技术;b)具有风险管理、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能力;c)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判断能力及责任感;d)具有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和现场经验;e)具备质量、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相关知识培训或教育经历。4.1.2 风险识别的范围与内容风险识别范围必须覆盖本厂所有产品、活动、服务、作业现场、设备设施、人员(包括相关方人员)中能够控制或使可加影响的因素,包括如下内容:a)风险识别应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以及三种时态:过

3、去、现在和将来所造成的危害和环境影响;b)八个方面:废气排放、废水排放、噪声、废弃物、土地污染、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植被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对社区和其他相关影响。c)七种类型: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生理、心理因素、行为因素及其它因素。d)考虑活动、产品或服务从开始到废弃和处置的全过程,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作业场所内的设施。4.1.3 作业活动信息的收集对于每项作业活动,在进行危害辨识前要收集作业活动的相关信息:a)场站、设备的设计信息,设备、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考虑在评价期限内,已有措施的适用性和效果。b)生产施工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c)物料的物理形态、

4、化学特性、物料要用手移动的距离和高度;d)生活配套设施和应急设施与装配;e)生产过程中使用和产生的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噪音、粉尘、有毒气体等,以及有害气体与主风向的关系;f)员工的不良习惯、心态、健康状况及其违章操作行为等;g)自然条件中的气象及其地质现象,如雷击、暴雨、洪水、地震等;h)机动车在道路行使可能遇到的人员、路况、车况、气候影响等i)各项制度的有效性(人为因素违反管理要求)。4.1.4 风险识别方法的选择风险识别以事故预防,控制和减少事故及污染发生为指导思想,采用现场观察、调查表、查阅记录、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检查表(SCL)等方法,对涉及到的全部风险进行辨识。工作危

5、害分析法是把一项作业活动分解为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害及其程度。工作危害分析的步骤:4.1.4 作业活动的选定与划分各单位负责识别本单位的作业活动,根据下列方法或下列方法的结合来识别和划分作业过程:a)按地理区域识别与划分,如:1)地理环境,包括施工所在地地质特征及周围地区地形地貌、居民社区分布(附图);2)社会环境,包括风俗人情、社会治安状况、交通通讯状况、医疗卫生条件、地方病及传染病情况等;3)自然气象,气温、湿度、风、雨、冰、雾总量及分布规律;4)水文和水质,包括河流、湖泊、池塘、水渠和地下水;5)自然灾害,包括气候、地质灾害等;6)可依托的抢险资源,包括消防、医疗急救等;b)按平

6、面布局识别与划分,如:功能分区、危害的分布、安全距离等。c)按工艺流程、设备与装置识别与划分1)采油系统,包括:油气、掺水总机关、分离器、计量房间、加热炉、配水间、库房、抽油机、采油树等。2)输油转油系统,包括:罐区、化验室、配电室、泵房、加热炉、分离器、除砂器、加药间、卸油场、发电机、换热器等。3)注水系统,包括:罐区、加热炉、配电室、值班室、化验室、泵房等。4)污水系统,包括:罐区、化验室、配电室、泵房、加药间、沉砂池等。d)按生活和应急设备设施识别与划分,如:1)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和服务,包括:宿舍、食堂、饮用水、食品、娱乐活动等。2)消防、应急、急救、劳保、警示、防护、污染防治设施等。e)按作业中的危害对象来识别与划分健康危害: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低温、粉尘;3)管理制度:工时制度、女工保护、体力劳动强度、监督管理、许可制度、工作制度;4)环境污染:相关作业生产的废水、废气、废油、废渣、噪声所造成的环境污染。f)有计划的工作和临时性的工作,包括:设备、电器日常维修、水套炉点火、更换压力表、吊装作业、动火作业、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加盘根、手持电动工具使用等。4.1.5 在进行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管理 >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