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计划可供参考.docx

上传人:youshishuohua 文档编号:22086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计划可供参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计划可供参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年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计划可供参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3年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计划可供参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3年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计划可供参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32023 年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计划年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计划可供参考可供参考为了加强全市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工作要点。一、总体思路一、总体思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控大事故、防大灾害”为目标,加快数字赋能,强化党政履职,严格监管执法,压实主体责任,深化专项整治,加强应急准备,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为新时代新征程新*开好局起好步营造良好的安全稳定环境。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

2、人数同比下降 3%,较大事故控制在 10 起以内,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杜绝因灾导致的群死群伤责任事件发生。二、重点任务二、重点任务(一)加快数字赋能,提升基层基础。(一)加快数字赋能,提升基层基础。1.实施城市安全数字赋能行动。聚焦重点行业领域、重大安全风险,建设集日常管理、监测预警、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安全智慧大脑”。加快基础数据汇聚,推进数字化管理,提升安全风险管控和应急处置能力。2023 年年底前,完成燃气安全、重大危险源监测、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应用场景数字化建设。2.实施基层“五有”规范化建设行动。出台加强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建设指导意见,围绕有机构、有人员、有条件、有

3、能力、有规则的“五有”标准,启动乡镇(街道)以及开发区、工业园区、港区、风景区等功能区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2023 年年底前,基层“五有”建设达标率不低于 30%,办公场所规范化建设率、救援力量覆盖率以及应急救援、执法装备标准配备率达100%。3.实施防灾减灾基础建设行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系统化治理,开展今冬明春灾害防治基础建设,新建森林防火标准化检查站 100 个、火情智能监控点 2900 个,加快消防水池、阻隔带等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 14 项抗旱基础工程、6 项水毁修复工程建设;完成重大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 14 处,安装智能监测预警设备 360 处;完成市地震烈度速报与预

4、警工程建设,建成地震预警监测站 402 个。4.实施安全科技推广应用行动。积极推广安全生产先进实用的技术、产品、工艺等科研成果,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加快成立*市应急管理研究院,开展应急管理领域科学理论、政策法规以及事故预防、监测预警和应急救援等技术研究。5.实施全民安全素养提升行动。深化开展安全宣传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进农村活动,创新开展安全生产月、“512”防灾减灾日、“安康杯”企业安全知识技能竞赛、“安全文化示范企业”、“最美应急人”等活动。推进区县(自治县,以下简称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安全体验馆(室)等安全科普体验基地群建设,推出 300 部安全科普教

5、育精品。强化重要节点、重要事项、重要政策安全宣传和新闻发布。(二)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党政履职。(二)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党政履职。6.强化党政领导干部务实履职。坚持党政领导干部清单履职,制定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将发现和解决问题作为履职的重要标准。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纪实报告制度,强化重要时段、重要节点履职调度。落实安全生产述职评议制度,将责任落实情况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常态化警示曝光机制,严格落实通报约谈、末位发言等措施。7.强化行业部门安全监管职责。按照“三个必须”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以及业务相近原则,厘清新产业、新业态等新兴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职责

6、,不断消除监管盲区。强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点在建项目行业与属地分责共管,理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燃气、自建房、电动自行车等行业领域全链条安全监管责任,落实老旧楼栋电梯加装、家庭装修、外立面(城镇风貌)整治、非 A 级旅游景区、游乐设施等安全监管责任。8.强化安委办、减灾办实体化运行。支持鼓励区县试点先行,探索安委办、减灾办实体化运行。强化全市各级安委办、减灾办牵头抓总作用,加强对同级部门和下级政府的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巡查考核,定期上报安全履职及督查考核情况。优化“两委十一办四指”组织架构,建立专项安全办公室月报告、年述职机制。9.强化“实名制”安全监管。聚焦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重点管控企业(单位),规范开展“分级监管、划干分净、落到人头”实名制监管。根据安全风险和规模大小,按市、区县、乡镇(街道)分级明确行政负责人、行业监管部门负责人、企业(单位)责任人“三个责任人”,及时调整优化,统一挂牌公示。严格“三个责任人”履职标准,行政负责人、行业监管部门负责人每月至少开展 1 次检查指导,每半年完成 1 次挂牌企业(单位)指导检查全覆盖,在重要节点、复工复产、出现险情、发生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资料 > 其他文档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