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氧气乙炔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 事故风险分析1.1. 事故类型1.1.1. 火灾事故。氧气乙炔库是公司重点防火部位。人为因素引发的火灾事故:违反操作规程、违章安装使用电气设备、违章使用明火作业、检修(施工)现场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第三方人为破坏等。雷击及设备问题等因素引发的火灾事故。火灾事故一旦发生将会造成人员伤害及财产损失。1.1.2. 爆炸事故。氧气乙炔发生火灾不能及时扑灭,处置措施不当导致瓶内燃烧或气瓶在高温下暴晒、暴露在火焰中发生爆炸事故。1.1.3. 中毒窒息事故。纯乙炔属微毒类,具有弱麻醉和阻止细胞氧化的作用。高浓度时排挤空气中的氧,引起单纯性窒息作用。乙炔中常混有磷化氢、硫化
2、氢等气体,故常伴有此类毒物的毒作用。人接触100mg/m3能耐受3060min,有轻度头痛、头昏。20%引起明显缺氧,30%时共济失调,35%下5min引起意识丧失。吸入高浓度时先兴奋、多语、哭笑不安,继而头痛、眩晕、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嗜睡。严重者昏迷。1.2. 危险源1.3. 氧气乙炔库内、气割切割使用现场等部位,防火距离不足、周围私自动火、吸烟、泄漏遇到火源等违章操作导致火灾爆炸事故。1.4. 事故危害程度及范围1.5. 乙炔具有爆炸危险性、燃烧危险性、毒害危险性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情况不受季节的影响。乙炔罐火灾爆炸事故,导致人员烧伤、中毒窒息,严重时危及员工生命安全,并导致环
3、境污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可能对周边的设备、设施造成不可修复的危险程度,对厂房也有可能造成结构性损坏,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还可能造成大面积人员的伤亡,社会影响较大。1.6. 危险性分析1.6.1. 乙炔的特性1.6.1.1. 物理性质。乙炔为无色无味的易燃、有毒气体。而电石制的乙炔因混有硫化氢H2S、磷化氢PH3、砷化氢,而带有特殊的臭味。闪点(开杯)-17.78,自燃点305。在空气中爆炸极限2.3%-72.3%(vol)。1.6.1.2. 危害健康。急性中毒:接触1020浓度的乙炔时,有头痛、头晕、全身无力等缺氧症状;接触30%浓度时,动作不协调,步态蹒跚;吸入高浓
4、度时,初期兴奋、多语,后出现晕眩、头痛、恶心、嗜睡,严重者昏迷;另外,高浓度吸入还可引起单纯窒息。1.6.1.3. 危险特性:乙炔与空气或氧气等助燃气体混合后极易燃烧爆炸。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由于气瓶阀门损坏、气带漏气、人员操作失误等原因,极易引起乙炔泄漏,造成人员中毒、火灾、甚至爆炸等事故。1.6.2. 在液态和固态下或在气态和一定压力下有猛烈爆炸的危险,受热、震动、电火花等因素都可以引发爆炸,因此不能在加压液化后贮存或运输。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苯、丙酮等有机溶剂。在15和1.5MPa时,乙炔在丙酮中的溶解度为237g/L,溶液是稳定的。1.6.3. 由于乙炔
5、具有易燃、易爆性,并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发生异常情况下,若遇到雷击或明火、外来火种、设备故障、人员操作不当等,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1.6.4. 在烈日爆晒引发爆炸。气割割枪回火、爆带处置不当引起火灾或爆炸。1.6.5. 乙炔瓶水平放置或倒立使用、氧气瓶瓶口擦拭不干净,油脂进入氧气瓶内,发生爆炸事故。1.7. 事故前的征兆1.7.1. 气瓶泄漏,仓库存在违章使用明火、焊接操作,特种作业时未经审批,作业时未按照相应规定制定严格的安全防范措施,未加强安全监管等1.7.2. 闻到烧焦东西的糊味:火灾发生时,烟气会向远处蔓延。烟是最明显的火灾征兆,看见烟,同时又意味着情况可能非常危险。1.7.3.
6、可燃气体检测器发出警报声。1.7.4. 气割割枪、气袋、卡箍等连接不牢固或超出使用寿命未及时更换、气压过高等。1.7.5. 工作人员着装或使用工具不当产生静电。1.7.6. 库房未按规范修建,未防爆型电气设施;消防设施不齐全或不能良好的备用。内避雷装置、接地装置不符合规定的接地电阻等等。1.8. 事故引发的次生事故1.9. 氧气乙炔火灾爆炸事故会引发房屋坍塌及人员中毒、窒息等伤亡事故。2. 应急工作职责2.1. 组织机构2.2. 氧气乙炔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归口维修部管理,成立氧气乙炔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分管副总经理担任小组组长,维修部部长担任小组副组长,维修部全体、党群处、安环处、综合办为成员。具体见附件10氧气乙炔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机构图。2.3. 职责2.3.1. 组长的职责2.3.1.1. 随时掌握项目现场事故灾害及险情,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有关情况;2.3.1.2. 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