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建筑住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范DB3201T1152-2023.pdf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274147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83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住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范DB3201T1152-202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建筑住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范DB3201T1152-202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建筑住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范DB3201T1152-2023.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建筑住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范DB3201T1152-2023.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建筑住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范DB3201T1152-2023.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91.040 CCS P41 3201 南京市地方标准 DB 3201/T 11522023 建筑住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area 2023-06-19 发布 2023-06-22 实施 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3201/T 1152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设计.3 5 施工与验收.8 6 维护管理.15 7 效果评估.17 附录 A(资料性)分项、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2、记录用表.18 附录 B(资料性)参建单位自审自核用表.25 附录 C(资料性)施工质量验收成果用表.27 参考文献.31 DB 3201/T 1152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南京市建设工程储备中心、苏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石平府、卞媛媛、李海生、王孟伟、韩春源、居浩、徐宏、顾仕珲、樊彦雷、夏青、孙宇、吴玉明、李晓锋、王的刚、王艳梅、靳

3、松、黄景岗、唐思凌、杨一夫、于杭田。DB 3201/T 11522023 1 建筑住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建筑住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设计、建设、竣工验收以及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的建筑住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5993 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 GB 50015 建筑给水

4、排水设计标准 GB 501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 50141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80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 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 50328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 GB 50345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400 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GB 51174 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 GB 51222 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 GB/T 51345 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 CJJ 1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 37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 8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T 13

5、5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 CJJ/T 188 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 CJJ/T 190 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 CJJ 194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JGJ 155 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 DB32/3962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GJ32/TJ 201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DB 3201/T 11522023 2 3.1 建筑住区 residential area 城市居住区内的住宅建筑用地和公共建筑用地。3.2 海绵设施 sponge infrastructure 在城市开发过程中,采用源头控制、中途转输、末端调蓄等多种技术手段对雨水进行全

6、程控制,具有雨水滞蓄、净化、渗透、缓释、转输等功能,以绿色为主、灰色为辅和灰绿结合的设施统称。3.3 雨水调蓄 rainwater retention and detention 雨水调节与储蓄的统称。雨水调节是指在降雨期间暂时储存一定量的雨水,削减向下游排放的雨水峰值流量,延长排放时间,削减峰值流量,一般不减少排放总量。雨水储蓄是指对径流雨水进行储存、滞留、沉淀、蓄渗或过滤以控制径流总量和峰值,实现径流污染控制和回收利用。3.4 下垫面 underlying surface 降雨受水面的总称,包括屋面、地面、水面、植被等。3.5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 通过自然与人工强化的渗透、滞蓄、净化等方式控制城市建设下垫面的降雨径流,得到控制的年均降雨量与年均降雨总量的比值。3.6 面源污染 non-point sources pollution 溶解的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或融雪)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和水库等)并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或其他形式产生的污染。3.7 透水铺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标准 > 地方标准 > 南京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