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煤炭矿井水害调查报告.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277643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炭矿井水害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煤炭矿井水害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煤炭矿井水害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煤炭矿井水害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煤炭矿井水害调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煤炭矿井水害调查报告第一章、矿井概况及水文地质情况一、水害调查的目的与任务根据关于下发山西离柳焦煤集团有限公司煤矿防治水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离柳焦煤行字【2012】14 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查清本矿区范围内的水害情况,为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可靠的资料,为探放水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我矿采掘活动的安全。经矿务会研究决定组织技术人员对矿区范围内的水害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调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有效防止我矿水害事故发生。2012 年 5 月份通过对矿井水文地质资料的搜集、矿井涌水量的调查分析,相邻矿井的资料搜集,编写此报告。二、矿井概况1、交通位置:杨家梁

2、煤矿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南部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乡,距包府公路约 10 公里。由矿区至 213 省道、包神公路;至新庙、准格尔召、伊旗(阿镇)均有公路相通。再加上北部的 109 国道、210 国道,故其矿区周围的交通交通条件便利。2、自然地理条件地形地貌井田地处内蒙古东胜南部,鄂尔多斯南部高原区,区内地形总体上是丘岭,井田表层由土层覆盖,山体侵蚀切割严重。井田东北高、西南低,中部相对高、东西两侧低,最高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点位于井田中北部,海拔标高 1379.4 米,最低点位于井田南部束会川边,海拔标高 1239 米,最大地形标高差为 140米,一般地形标高差为 110 米左右。区内具有

3、典型的高原侵蚀性丘陵地貌特征,植被稀少,枝状沟谷十分发育,地形较为复杂。气候特征矿区属半沙漠、干旱半干旱高原大陆性气候,阳光辐射强烈,日照丰富。春季少雨多风,夏季炎热,秋季多雨凉爽,冬季寒冷漫长。年平均气温 6.2,最高气温 36.6(1975年 7 月 22 日),最低气温-29.6(1961 年 2 月 11 日),年平均降水量 350 毫米,且多集中在 7、8、9 三个月内。年平均蒸发量 2492.1 毫米,为年降水量的 7 倍。最大冻土深度 2.04米。冬春季节多刮西北风,夏秋季节多刮东南风,平均风速3.2 米/秒,最大风力 8 级,最大风速达 24 米/秒。水系沟谷位于井田西界的束会

4、川是本井田西部边缘最大的沟川,束会川的支沟朱开沟、阿及曼沟分别位于井田北西、南东两侧,故井田基本上是西、北西、东南三面环沟。井田东部有一呈北东南西向的高地,为一小型分水岭。这些沟壑在旱季一般无水,但在风雨季节可形成短暂的洪流,且具历时短,流量大的特点,大气降雨经支沟分别流入井田西北部的朱开沟和东南部的阿及曼沟后由北向南流入束会川,在经束会川由西北向南东流入勃牛川汇入陕西省境内的窟野河后注入黄河。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3、矿井开采概况根据杨家梁煤矿改扩建初步设计安全专编变更说明,杨家梁煤矿井田面积 8.5401km,开采煤层为 4 号煤和 5 号煤,主要开采 5 号煤,矿井设计 可采储

5、量为 15.485Mt,技改后设计生产能力 0.6Mt/a,矿井服务年限 19.86a,采用平硐-斜井联合开拓,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井口位置选择在通向现杨家梁矿井公路的山脊西侧,利用平整山脊形成工业广场。设计采用三个井筒,即主胶带机平硐运煤,副平硐担负辅助运输和进风任务,回风斜井担负全矿井回风任务。煤层倾角为 13,非常平缓,东、西、南三周煤层不同程度的受冲刷、侵蚀、切割,因此主要运输大巷和胶带机大巷只能近南北向布置,在井田中部,由东西两侧回采,集中到中部大巷向外运输,运输环节经过多次优化,取消了传统的水平运输大巷。矿井初期开采 5 号煤层,工作面倾斜长 150m,煤层

6、厚1.56m.采用综合机械化长臂后退式回采。4、煤的自燃井田内煤主要为低变质的不粘煤,煤中丝炭含量高,吸氧性强,煤中水分含量低,挥发分产率高,化学活性好,自燃发火倾向强。根据调查资料,东胜煤田煤的自燃发火期为4060 天,与煤堆的堆积高度、堆积方式有关。各煤层还原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样与氧化样之差T1-3 为 1521(12),着火温度 T15、周边矿井杨家梁矿西北部为育才煤矿,东北部为忠华煤矿,东部和南部边界不存在与其他矿井相邻的情况。三、矿井水文地质情况1、井田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及复杂程度评价井田内直接充水含水层和间接充水含水层的含水空间以孔隙为主,裂隙次之,其他各含水岩组富水性均很弱(q2、本矿主采 5 号煤层,因此本次水文地质应重点研究 5 号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一)地表水区内水系较为发育,基本上三面环川,西界有石灰川、束会川,东有纳林沟和哈拉庆川,南有束会川、勃牛川。井田西部边界为石灰川及其支沟,东部边界为石灰川的次一级沟谷纳林沟。所有这些沟谷均属束会川和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技术 > 矿山安全技术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