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压力容器事故调查案例(精选21篇).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289265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6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容器事故调查案例(精选21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压力容器事故调查案例(精选21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压力容器事故调查案例(精选21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压力容器事故调查案例(精选21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压力容器事故调查案例(精选21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小编整理了压力容器事故调查案例 21 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压力容器事故调查案例 1 篇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92 年 1 月 30 日 22 点 25 分,沈阳某制药厂得凡诺车间环合岗位的一台 300 升环合反应罐,在运行中突然爆炸。罐盖与罐体分离,罐盖飞起撞击屋顶横梁后反弹落到距罐体145 米处砸坏一台台秤。罐盖与罐体的 24 只“K”型卡子几乎全部断裂,其中心螺栓弯曲,车间后部门窗玻璃全部被炸坏,个别窗框被炸坏。爆炸炸死 2 人,直接经济损失约 130000元,间接损失约 90000 元。二、事故原因分析1操作不当是这次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这次事故不属容器

2、本身的质量事故,也不是燃烧爆炸,而是由于超温物料分解产生的超压造成的。由于操作不当。氯化反应过快、回收二甲苯和过量三氯氧磷时间过长,造成物料固化,在夹套继续不停加热的情况下,便首先从靠罐壁的物料开始分解,进而迅速扩展到全部物料分解,产生大量C02、C1、H20、C、NO2:等,体积急剧膨胀,压力急剧升高,当“K”型卡子不能承受时,便突然发生爆炸。1 操作人员技术素质低,未能及时处理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不正常的现象。三、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1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误操作。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2提高操作人员技术素质,坚持持证上岗。压力容器事故调查案例 2 篇(一)事故概况2008

3、年 9 月 6 口 13 时 30 分左右,宁夏永宁县金丰纸业有限公司一液氯瓶发生爆裂,造成 119 人有刺激、中毒症状,其中 33 人在医院接受医疗观察治疗。事故钢瓶为 8001-液氯钢瓶,于 1981 年制造,由银川市制钠厂液氯充装站亢装。事发时,该瓶已超过检验周期,处于露天静置状态,未投入使用。爆破口位于气瓶有角阀一侧封头护罩固定焊缝内侧约 25mm 处的母材沿环向裂刀:,长约750mm,最小壁厚不足 4mm,母材内表面光滑,外侧有明显的呈条状腐蚀迹象。(二)事故原因分析1.事故钢瓶属于超过安全使用年限的报废气瓶,且腐蚀严重,钢瓶充装液氯后,在露天下暴晒使用和存放,发生爆裂是导致液氯泄黼

4、的直接原因。2.气瓶使用单位对气瓶的安全使用,存放管理不当是造成泄漏的主要原因。3.气瓶充装单位没有对所亢装的气瓶超过使用年限进行报废处理,反而进行充装,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三)预防同类事故的措施1.有关部门督促充装单位和使用单位加大在用气瓶安全检查的力度,避免使用超期未检或报废的气瓶。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2.气瓶亢装单位应严格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和有关标准规定,设专人对气瓶逐只进行充装前检查,必要时测定气瓶壁厚。规程标准禁止充装或标已模糊的气瓶,一律不得充装。3.气瓶检验单位按规定项目和周期对气瓶进行检验,特别对制造钢印和检验钢印进行重点检查,对超标或钢印模糊不清等不符合安全

5、要求的气瓶,进行破坏性报废处理。4.气瓶使用单位使用前,应进行检查,超过标准规定使用年限的气瓶,不得使用;对气瓶制造、检验钢印标记和盛装气体种类压力进行确认,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气瓶严禁使用。使用气瓶必须严格遵守使用说明或警示标签的要求和规定。5.气瓶使用单位不得对瓶体进行焊接和更改气瓶钢印或颜色标志;不得使用报废气瓶、超过榆验周期的气瓶和表面有明显缺陷的气瓶,不得自行处理瓶内残液。压力容器事故调查案例 3 篇绵阳某肉类联合加工厂制冷车间发生一起重大的制冷机损坏事故,该厂制冷车间安装大连冰山牌单级双级氨制冷压缩机 S8-12.5(1993 年出厂)2 台。根据操作人员介绍故障现象为:该压缩机二

6、级排气温度过高,超过 160。操作人员停机,拆开检查,没有发现异常,更换活塞、缸套后启动运行。几分钟造成活塞顶部打坏,排气温度还是很高。又停机检查清洗,更换活塞,启动运行约一小时,突然听到曲轴箱有撞击声,立即停机,拆开发现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压缩机汽缸盖被击穿,冷却水套漏水;活塞、缸套、吸、排气阀座、连杆均打坏,曲轴与轴瓦发生抱轴,更为严重的是压缩机机体固定缸套的螺栓孔拉成豁口,造成机体不能使用的重大事故,造成全厂陷于停产。事故发生后笔者应邀参与解决问题。根据操作人员描述事故分析如下: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的原因有:(1)压缩机汽缸中余隙过大;(2)压缩机中吸、排气阀门、活塞环损坏;(3)压缩机安全旁通阀泄漏;(4)压缩机吸气温度过高;(5)压缩机汽缸中润滑油中断;(6)压缩机吸气压力过低或吸气阀开的过小;(7)压缩机吸气管道或过滤器有堵塞现象,隔热层保温层损坏;(8)压缩机回气管道中阻力过大,气体流动速度慢易产生过热现象,致使排气温度升高;(9)冷凝压力过高;冷凝器中有油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事故案例 > 压力容器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