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压力容器典型事故案例调查与剖析(最新20篇).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289336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容器典型事故案例调查与剖析(最新2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压力容器典型事故案例调查与剖析(最新2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压力容器典型事故案例调查与剖析(最新2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压力容器典型事故案例调查与剖析(最新2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压力容器典型事故案例调查与剖析(最新2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小编整理了压力容器典型事故案例调查与剖析 20 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压力容器典型事故案例调查与剖析 1 篇一、事故经过加氢罐区 605 罐因生产需要进行刷罐。2008 年 10 月 10 日倒罐底结束,17:15 开始通蒸汽蒸罐,11 日 7:30 停汽,在罐外用消防水冲罐,11 日下午继续蒸罐,13 日准备刷罐,因采三气分析氧含量不合格没有安排进罐刷罐,继续冲罐。14 日 7:00采样分析,其结果为:硫化氢:0mg/m3、烃+氢:0、氧含量:20.9,车间开出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刷罐人员领取 4活性炭带好防毒面具进行刷罐清罐内废渣,上午 9 点钟开始刷罐,1

2、0:30 结束,下午上班后领取新的 4活性炭带好防毒面具继续刷罐,14:00 开始,15:30 结束,刷罐期间 2 个班在罐内轮流作业,每个班在罐内作业时间 10-15 分钟,15 点 30 分刷罐结束后,锐博公司一刷罐职工感到不舒服,车间立即把该职工送到胜利医院进行检查,其他作业人员没有发现不适现象。16 点车间立即联系化验采样分析结果为:硫化氢:0mg/m3、烃+氢:0、氧含量:21.0。二、事故原因1、该罐沉渣较多,刷罐过程中经水枪搅动,沉渣中油气味散发出来,是导致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2、该罐没有蒸罐线,用胶管接蒸汽蒸罐,蒸汽量小,蒸罐效果不好;3、没有认

3、真执行进容器 4 小时采样的安全规定,刷罐班在下午进罐前没有进行二次采样分析;4、个人防护意识不强,防毒口罩佩戴不规范,防毒口罩内又戴了一层纱布口罩,导致防毒口罩密封性差,身体感觉不适没有及时撤离。三、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1、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采样分析和开具作业票;2、增加蒸罐线,蒸罐期间进行效果确认;3、分别在车间和刷罐班召开事故分析会,分析原因,吸取教训;4、加强对刷罐班的安全教育工作,强调个人防护和保护意识;压力容器典型事故案例调查与剖析 2 篇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89 年 1 月 13 日 20 时 50 分,河北省沧州市染料化工厂氨基苯磺酸钠车间硫化反应釜在硫化反应终

4、点准备放料时发生爆炸。死 3 人,重伤 3 人,直接经济损失 24900 元,间接经济损失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50000 元。爆炸后,13 米高的三层楼厂房(340 平方米)被炸毁,周围 160 米范围内的厂房玻璃大部被震碎,釜门被冲开,釜盖框架断裂,转动轴弯曲。二、事故原因分析1操作人员未将釜门关到操作规程要求的位置,就通知送气,由于釜门摩擦力不够,釜门被冲开,这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2间接原因是,对操作人员安全教育不够,设备维修不及时。三、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安全方面的法规。2对操作人员要进行培训考核,以提高人员素质。3对快开门的设备要有锁紧装置,要有联锁控制功

5、能,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已有明确规定,应贯彻执行以减少人为因素,减少事故。压力容器典型事故案例调查与剖析 3 篇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90 年 9 月 28 日,济源市黄金冶炼厂一辆 130 型汽车在沁阳市化肥厂装上两只充装了液氨的钢瓶后返回济源市。返回途中,行至沁阳市西万镇税务所前时,一只液氨钢瓶突然发生爆炸,爆炸的钢瓶飞起后将汽车驾驶室撞扁,驾驶室内的司机当场死亡,供销采购员受重伤。爆炸了的钢瓶内的液氨从瓶内喷出并迅速扩散,使现场的群众不同程度地被伤害。另一只没有爆炸的钢瓶,从车上被抛出 48 米。这起爆炸事故,共造成 5 人死亡,7 人受重伤,7 人受

6、轻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 175000 元。二、事故原因分析1沁阳市化肥厂充装液氨管理混乱,没有严格的充装管理制度。没有执行气瓶称重充装,更没有控制超装的设备、装置。充装工人仅凭肉眼观察钢瓶气相阀是否有雾状液滴喷出作为充装要求的标志而不用衡器称重,充装后也没复秤检查。根据实践,这种充装办法,极易造成液氨的超量充装。事故发生后,对未爆炸的那只液氨钢瓶进行检查,该瓶实际充装了 2478 公斤液氨,而钢瓶规定的最大充装量为 200 公斤。因此,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是液氨钢瓶超装。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2人员素质差、责任心不强。130 型汽车的驾驶员,在装载了两只液氨钢瓶之后,没有按规定路线直接返回工厂,而应本场供销业务员的要求开车往其家中送化肥,私自改变行车路线,绕行 13 公里,且从集市中穿越,延长了装运时间,由于当日气温较高且没有遮阳,暴露时间又长,为超装钢瓶升温超压提供了外部条件,从而导致了爆炸后事故灾害的扩大。因此,这起事故是人为的责任事故。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事故案例 > 压力容器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