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压力容器典型事故案例调查与剖析(精选11篇).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289339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容器典型事故案例调查与剖析(精选11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压力容器典型事故案例调查与剖析(精选11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压力容器典型事故案例调查与剖析(精选11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压力容器典型事故案例调查与剖析(精选11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压力容器典型事故案例调查与剖析(精选11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小编整理了压力容器典型事故案例调查与剖析 11 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压力容器典型事故案例调查与剖析 1 篇1979 年 8 月 6 日 6 时 50 分,吉林省洮安县洮安制药厂浸煮罐发生爆炸。爆炸后,罐体及上部无折边封头随罐体飞出 260 米,下部锥体封头打入另一罐的底部,使邻近几个罐离位,管道严重破坏,并使长 36 米、跨度为 10 米、高为 10 米的砖瓦厂房倒塌五分之三,其余部分受到严重损坏,直接经济损失 83400 元,间接经济损失 400000 元,死 2 人,伤 8 人。事故发生前的状况是:该浸煮罐系 1974 年投运,累计使用25986 小时,从

2、投用到爆炸期间,该罐的筒体及其它部位,从来做过技术检验。事故的经过是:1979 年 8 月 6 日零时,有 12 名工人上班,按原来的分工进行工作,首先是除渣装草,接着供汽浸煮,负责供汽浸煮的工人先后去浴池洗澡,洗澡完后回到该罐检查,发现汽压已增高超出允许压力(152 大气压),到 6 点 40 分,锅炉蒸汽压力已达 06 兆帕(6 大气压),造成浸煮罐爆炸。二、事故原因分析1该罐筒体强度不够,筒体原来壁厚采用 8 毫米,经多年使用,筒体下部由于遭受介质的冲击磨损、腐蚀,钢板厚度已减少到 12 毫米,加上罐内温度、压力的频繁变动,使铜板的材质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产生疲劳,根据计算,

3、允许的使用压力已处于超压状态,强度不够。另外,从刚度考虑,厚度至少应为 4 毫米。2操作人员擅离岗位,供汽阀门未关,锅炉连续供汽,致使罐内实际压力升高到超过筒体所能承受的压力。3浸煮罐缺少必要的安全装置。4企业管理混乱,缺乏必要的规章制度,特别是缺少定期检验和运行保养制度。三、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1该罐及类似罐不得作为压力容器继续使用。2应安装安全阀,并保证灵敏可靠。3应严格按设计规定的各项工艺指标使用,不得盲目超压行。4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开展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5加强技术培训,使操作人员了解设备的结构、原理和正确作,发现异常情况时能及时排除。压力容器典型事故案例调查与剖析 2 篇(一)事故

4、概况2000 年 7 月 10 日 12 时 20 分,渭南市饲料添加剂厂合成车间二楼环氧乙烷 1 号计量罐突然从下封头和筒体连接环缝处撕裂,裂缝长 150mm,液态环氧乙烷在有压得情况下高速喷出后急聚汽化,使周围空间迅速达到爆炸极限。喷出的高流速物料与裂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缝处的摩擦产生大量静电,随即发生了第 1 次爆炸并引起大火。12 点 30 分大火蔓延。使距合成车间 4.5m 处的 50m?储罐内大约9t 环氧乙烷吸热汽化,罐内压力骤升,该贮罐最终因超压而爆炸。大量环氧乙烷泄漏燃烧,又使距该储罐 6m 处的汽车罐车被引燃,13 时 20 分,该汽车罐车发生爆炸,同时引起厂区

5、内多处起火。大火于 7 月 15 日 14 时 30 分被扑灭,7 月 17 日 11 时警戒解除。这次爆炸使该厂合成车间遭到毁灭性破坏。全厂生产系统、生活系统处于瘫痪,2 台压力容器,1 台汽车罐车爆炸,6台容器报废,4 辆消防车、7 辆小车不同程度受损,周围单位和居民楼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同时还造成 2 人死亡,4 人重伤,26人轻伤(其中消防官兵 19 人,群众 11 人受伤)。工厂直接经济损失 640 万元,工厂外其他损失 178 万元。事故损失 30200 个工作日。(二)事故原因分析1环氧乙烷 1 号计量罐,属非法自制容器,制造质量低劣,焊缝、钢板存在严重不允许缺陷,是这次事故的直接

6、原因也是主要原因。2生产车间,属于甲类易燃生产作业场所,没有按规范设计、安装防静电接地装置,环氧乙烷泄漏汽化后,集聚电荷无法导出,酿成事故。3装有环氧乙烷的罐车,没有及时脱离事故现场,导致事故扩大。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4渭南饲料添加剂厂,对本厂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没有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非法设计、制造、使用,造成各个安全环节严重失控。5政府有关部门,对民营企业疏于管理,在各自得职责范围内,监督检查不力,对查出的问题的落实整改,没有跟踪管理到位。(三)预防同类事故的措施1加强法制观念,树立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责任主体意识,严格执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法规,严禁私自设计、改制或自制压力容器。2对于易燃、易爆生产作业场所,必须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由专业部门设计,同时要特别注意安装防静电接地装置。3生产作业场地、储罐及罐车之间,必须有安全隔离设施。4建立应急预案,从预防着手,减少事故灾害。5有关部门应坚决取缔非法设计、制造的压力容器,坚决打击违反安全法规的设计、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事故案例 > 压力容器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