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空设备检漏的注意事项为了保证真空设备或系统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仅仅在设备安装完毕后去寻求漏孔的位置,堵塞漏孔的通道是远远不够的。有必要在真空设备或系统的设计、制造、调试、使用各个有关环节中随时进行真空检漏工作。真空设备设计中的注意事项1、根据设备的工艺要求,确定真空设备的总的最大允许漏率,并依据这一总漏率确定各组成部件的最大允许漏率。2、根据设备的最大允许漏率等指标,在设计阶段就初步确定将要采用的检漏方法,并将其作为指导调试 验收的基本原则之一。3、根据设备或部件的最大允许漏率指标,决定设备的密封、连接方式和总体加工精度,以及何种动密封形式能够满足要求。如,法兰采用金属密封或橡胶密封。4、容
2、器结构强度设计时,考虑如果采用加压法检漏被检件所应具有的耐压能力和结构强度。5、选择零部件结构材料时,考虑是否使用了可能被工作介质和示漏气体腐蚀而导致损坏的材料。6、结构设计时,在容器或系统上要留有必要的检漏仪器备用接口,以便在设备组装、调试过程中检漏使用。尤其是大型、复杂的管路系统,通常需要采用分段检漏方法,因此在管路上要设置分段隔离的阀门,并在每一隔离段上预留检漏仪器接口。7、零件结构设计时,尽量避免采用可能干扰检漏工作的设计方案。例如在真空室內螺钉孔不能采用盲孔形式,因为安装螺钉后螺孔内部剩余空间的气体只能通过螺纹间隙逸出,形成虚漏。从而延长系统抽气时间,干扰检漏正常进行。如图真空检漏中
3、不应出现的结构。8、与此类似,结构设计中不允许存在连续双面焊缝和多层密封圈结构,因为这会在中间形成“寄生积”内的气体会形成虚漏;而当内、外双侧焊缝或密封圈同时泄漏时,“寄生容积”使示漏气体穿越双层焊缝的响应时间过长,无法正常检漏。9、焊接结构设计时,尽量减少总装后无法检漏的焊缝。真空设备制造过程中的检漏在设备的加工阶段,有必要跟随加工工艺(尤其是焊接工艺)及时地对半成品零部件进行检漏。对于制造完毕后无法接触、检漏或修补的部件,焊缝质量要严格检漏,不合格的及时重焊、补焊并重新检漏,符合要求后才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特别是对于大容器的组焊、加工,中间过程的检漏十分关键,必要时应该设计、制造专门的检漏
4、工具(如探漏盒、盲板等)。对于采用双层室壁水冷夹套的真空室体,最好首先组焊完内层室壁并检漏,确认没有漏孔后再组焊外层室壁。同样道理,对于室壁外侧有保温层等不易拆卸结构的情况,必须首先对室壁做严格检漏,然后才能包覆外层结构。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所有真空法兰与其接管(包括真空室体法兰与室体壁)均应采用焊后加工法兰表面的工艺。不经焊后加工的法兰,即便在安装调试阶段可能满足了密封要求,但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受热、振动等因素也可能诱发焊接应力的释放,从而导致法兰变形和密封性能下降。加工制造过程中,严格执行真空作业卫生和作业规范,对于提高真空设备和系统的气密性也是很有帮助的。焊接坡口打磨成型后,需经去油清洗并
5、及时保护将有利于提高焊缝的气密性。已经加工完成的零部件动、静密封面,应该具有保护措施,严防在存放、搬运、装配过程中发生磕碰、划伤。使用焊接波纹管、金属与陶瓷或玻璃封接件、玻璃器件等易损件时,更应精心作业,尤其避免已经通过预检漏后被损坏而产生漏孔。真空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的检漏步骤安装调试阶段是真空设备或系统检漏工作的主体。若设备焊缝的气密性已经通过加工阶段的检漏得以保证,那么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检查、保证连接部位的密封性,是检漏工作的重点。包括各个管道、部件间的法兰连接和动密封件等重点可疑部位。若同时对焊缝和连接部位检漏,则检漏的工作量和难度都加大。大型、复杂真空设备最好采用分段检漏,每装上
6、一个部件,便对其连接部位和焊缝进行一次检漏,达到要求后再装下一个部件。因为将所有部件全装配完后再检漏,不仅怀疑部位太多,还可能多个漏孔同时漏气,给总体检漏带来极大困难。真空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的检漏步骤如下:1、了解待检设备的结构组成和装配过程。掌握设备的要求,查明需要进行检漏的重点可疑部位。2、根据所规定的最大允许漏率以及是否需要找漏孔的具体位置等要求,并从经济、快速、可靠等原则出发,正确选择好检漏方法或仪器,准备好检漏时所需的辅助设备后拟定切实可行的检漏程序。3、应对被检件进行好清洁工作,取出焊渣、油垢后再按真空卫生条件进行清洁处理,并予以烘干。对要求高的小型器件。清洁处理后可通过真空烘干箱进行烘烤,进行清洁处理后不但可以避免漏孔不被污物、油、有机溶液等堵塞,而且也保护了检漏仪器。4、对所选用的检漏方法和检漏设备进行检漏灵敏度的校准,并确定检漏系统的检漏时间。5、若采用真空检漏法时,为了提高仪器的灵敏度,应尽可能将被检件抽到较高真空。6、在允许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优先应用较为经济和现场具备条件的检漏方法。7、采用氦质谱检漏设备检漏时,对于要求检漏不高的或有大漏产生的被检件时,在检漏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