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技能培训专题:安全管理重点及易混淆点.pdf

上传人:小魏子好文库 文档编号:32844 上传时间:2021-11-1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6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能培训专题:安全管理重点及易混淆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技能培训专题:安全管理重点及易混淆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几个重点 1、按照实施阶段不同安全评价分为(安全预评价) (安全验收评价) (安全现状评价) (专项 安全评价) 2、安全预评价预评价是在建设项目前,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评价 3、 安 全 预评价内容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危险及有害因素识别)(危险度评价)(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4、安全验收评价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后(正式生产运行前)或工业园区建设完成后,通过检 查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情况或工业 园区内的安全设施、设备、装置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情况。 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建成试生产正常运行后(正式生产运行前) ,在正式

2、投产前 进行的一种检查性安全评价。判断系统在安全上的合规性和配套安全设施有效性判断系统在安全上的合规性和配套安全设施有效性。 5、安全现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既适用于对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或一个工业园区的评价,也适用于某一种特 定的生产方式、生产工艺、生产装置或作业场所的评价。 6、安全评价的程序: (前期准备) (辨别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 (划分评价单元) (定性、 定量评价) (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安全评价结论:客观、公正、真实、严禁、明确):客观、公正、真实、严禁、明确) (安全 评价报告) 7、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 (1)安全评价报告是安全评价过程的具体体现和概括性总结; (2

3、)是评价对象完善自身安全管理、应用安全技术等方面的重要参考资料; (3)是由第三方出具的技术性咨询文件,可为政府安全管理、安全监察部门、行业主 管部门等相关单位对评价对象的安全行为进行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的符合性判 断所用; (4)是评价对象实现安全运行的技术性指导文件。 8、安全预评价的内容: (1) 准备工作 (明确评价对象和范围; 组建评价组; 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 标准、(明确评价对象和范围; 组建评价组; 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 标准、 行政规章、规范;收集评价对象基础资料和相关事故案例;对类比工程进行实地调查)行政规章、规范;收集评价对象基础资料和相关事故案例;对类

4、比工程进行实地调查) (2)辨识和分析评价对象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 (3)评价单元划分(以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基本工艺条件基本工艺条件、危险和有害因素分布及状况危险和有害因素分布及状况、便于便于 实施评价实施评价为划分原则) (4)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根据评价的目的评价的目的和和要求要求;评价对评价对 象的特点、工艺、功能或活动分布象的特点、工艺、功能或活动分布选择评价方法) (5)提出安全技术对策措施、安全管理对策措施,以及其它安全对策措施(从总图布从总图布 置、功能分布、工艺流程、设备、设施、装置等方面提出安全技术对策措施;从评价对象置、功能分布、工艺流程、设备

5、、设施、装置等方面提出安全技术对策措施;从评价对象 的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管理、物料管理、应急救援管理等方面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措施的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管理、物料管理、应急救援管理等方面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 9、安全验收评价的内容: (1)前期准备 (2)参考安全预评价报告 (3)划分评价单元(法律法规符合性法律法规符合性;设施、设备、装置及工艺方面安全性;物料、 产品安全性能;公用工程、辅助设施配套性;周边环境适用性和应急救援有效性;人员管理 和安全培训方面充分性六个方面划分) (4)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符合性评价、事故发生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的预测) (5)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6)安全验收评

6、价结论(符合性评价的综合结果;评价对象运行后存在的危险、有害 精准押题青蛙Q Q 472 4542 19 精准押题青蛙Q Q 472 4542 19 精准押题青蛙Q Q 472 4542 19 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明确给出评价对象是否具备安全验收的条件) 10、危险和有害因素是指可能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 11、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方法包括: 直观经验分析方法(对照、经验法;类比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事件树、事故树) 12、安全评价方法分类: (1)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定性安全评价法和定量安全评价法 A.定性安全评价法 B.定量安全评价法(概率风险评价法、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危险指数评价法) 13、 当消除危险、 有害因素有困难时, 对是否 (采取了预防性技术措施) 来预防或消除危险、 危害的发生进行考查。 14、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危险的情况下,对是否(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离)等进 行考查。 15、 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 对是否 (能通过连锁装置) 来终止危险、 危害的发生进行考察。 16、对设计阶段是否(通过合理的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课件 > 综合知识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