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程序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进行了规范, 条例就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可分为:事故报告、事故调查、事故处理三个阶段。事故报告阶段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应在接到报告后一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报告,安监部门和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救援,保护事故现场。同时,安监部门和主管部门应严格按照条例规定,及时逐级上报事故。报告事故的内容具体包括: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2、; (3)事故的简要经过; ()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已经采取的措施; ()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自事故发生之日起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事故调查阶段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市、县级人民政府或人民政府授权、委托的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监、主管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的有关人员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监察院派人参加,视情况也可以邀请有关专家参加。事故调查组成员与所调查的事故应没
3、有直接利害关系。事故调查组组长由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指定。事故调查组的职责是: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提出事故调查报告。事故调查组应当在事故发生之日起 60 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 60 日,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 ()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5)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6)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事故处理阶段事故处理是根据事故调查的结论,对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的过程。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在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 15 天内做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30 日内做出批复,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延长,但延长时间最长不超过 30 日。有关机关应当按照人民政府的批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处分。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