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灾减灾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防灾减灾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尽管“海葵”威胁还没有解除,可我们已可确定,这次防台风,由于各地的政府和民间的高度重视和紧密合作,减灾收效明显。仅江苏省就安全转移 18 万人,召回船只 18557 艘,停工工地 3944 处,预警短信披天盖地我们听到一些议论说“是不是有些用力过度?防范过头?”我们立场坚定和旗帜鲜明地支持和颂扬这种把人民生命财产高高举起和全力呵护的“过度”和“过头”,这种把人民安全系数放大的做法值得总结和提倡。我们还听到一种说法,说是“各级干部是被北京大雨吓怕了,怕出了问题担责丢官,才全力以赴的。”这不是好事吗?如果各级官员真正守土有责地把人民安全当
2、做自己的首要职责,并认真地系上自己的“政治前程”和“个人荣誉”,不是一种执政理念和能力的进步吗?在电梯偶听两人对话,甲说:“前些日子刚收到高温红色警报,又来了台风红色警报。这日子让不让人过了?”乙说:“过还是让你过的,只是不好过了”。这对话道出了实情。我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呈频发多发态势,风调雨顺的日子将会越来越少了,我国每年受台风、暴雨(雪)、干旱、沙尘暴、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等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达 4 亿人次。所以,学会并创造条件在各类自然灾害威胁下过好常态日子,对政府对民间都亟需提高认识和认真准备。面对频频发生的各种灾害,防灾减灾机制
3、就像人类最后一层保护伞,承担着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在突发危机面前,什么样的措施才能最有效地抵御灾害对人类的侵害?抗击“海葵”这样的特大自然灾害,政府全力以赴和全民动员当然是一个必要手段和重要法宝,行之有效。但我们也应看到,此类减灾的动作越大,也越能折射出平时的准备不足,如这次安全转移人口的住房平时就是危房,根本经不住大的风雨。所以,比“战时动员”更重要的是,如何使政府坚持不懈地维持这种人民“安全第一”、“生命第一”和“减灾第一”的执政理念和工作常态,如政府对此要有制度的安排及法律、资金的保证,要有长治久安的灾难应急预警机制对应,要有完善的基础防灾减灾设施和科技力量化解,要靠专业的、志
4、愿的和常备不懈的队伍救援。尽管这些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也有一些进步,但显然不够。在不少地方,显然也没有被政府放到最重要的位置,特别是,一些城市在快速扩张中,抗灾的能力却不断降低,城市看起来美轮美奂,其实危机四伏。仅仅一场暴雨、一场大雪或一阵大风,就路堵、电断、“看海”甚至死人,如遇到更大的自然灾害,后果不堪设想。尽管高层和民间一再批评,一些地方政府仍对“暂不见效”或“永不见效”总体安全投入缺乏热情和主动,存有侥幸心理,这是需要尽快依法纠正的。笔者以色列时曾听以色列专家介绍他们城市安全的核心思想:以色列头上始终顶着一杯滚开的水,他们不知道何时会倒下,也不能阻止它的突然泻下,他们能全力做
5、到的就是天天穿好防护服,并把地“弄软”,过好常态生活。这样,在杯子倒下时,尽可能不伤人,滚到地下时也不会被打破,使热水和碎玻璃四溅。这种思路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要让防灾减灾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不仅政府,包括民众在内的全社会也都要提高对安全的认识和加大对安全投入的决心。为何一些发达国家的安全系数要比我们高一截,一是政府巨大投入,安全硬件预留的空间比较大,甚至“用力过猛”。如美国一些几十户人家的小镇下水道都可走人行车。二是,个人对自然灾害的心理、知识和设备准备也都远高于我们民众的水平。目前,中国基本没有日本和美国那样的终身防灾减灾教育,这类从孩提到老年的常态教育,受益一生。日本人面对灾难沉着冷静、
6、临危不乱的态度值得赞赏,就是源于多年的教育。我国民众和单位的防灾减灾训练也多流于形式,遇到灾情时,很多人手足无措,加重伤害。当下,我们应立即将防灾自救的知识与训练纳入从小学到大学的系统教育、职业教育和培训,认真地开展防灾自救训练,积极推行国民的终身防灾教育。社会各界也要适应这种防灾减灾的常态生活。近年,在大量的投入和技术攻关后,我国目前短期天气预报准确率已达到 85%以上,在世界上处于先进水平。但实践表明:即使预测很准,若没有思想的高度重视、准备上的周密细致和行动上的雷厉风行,防灾减灾依然难落到实处。例如,每每气象灾害后“医院爆棚”,一方面说明个人防护不足,一方面也反映医院缺乏应有的准备。反之,这次大家对“海葵”预警信息的高度重视,也减少了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