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综合治理自燃发火的技术措施.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80475 上传时间:2022-01-3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治理自燃发火的技术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综合治理自燃发火的技术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综合治理自燃发火的技术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综合治理自燃发火的技术措施综合治理自燃发火的技术措施根据以上自燃的分布规律和原因,将防治火的注意力集中在“两巷一线”上。防治自燃发火的对策是:采取综合技术措施,破坏漏风氧化条件,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1、改革巷道布置,必须满足防治火的要求。在设计、开拓、开采和生产技术管理中先把通风、防治火灾作为主要内容,予以高度重视,必须优先满足防灭火的要求。并坚持和注意以下事宜:+1317 水平大巷(包括总回风巷)、采区上(下)山、区段集中运输巷(回风巷)全部布置在底板玄武岩层中; +1376 水平、+1317 水平的区段进回风巷全部收为直线平行切割;上下分层垂直重叠布置,沿空送巷。这样做除了有利于采区

2、运输、采煤机械化、采场接续、集中化生产、矿压、积水等之外。还有以下优点:煤炭资源回收率高,有利于原煤开采,减少了自燃的隐患;采场几何形状简单、规则,不但减低了通风阻力,同时准确判断高温,发火点的位置和范围,并有利于防止自燃的目的,有利于自燃的预防和处理。2、+1317 水平集中岩巷的布置方式为“U”型布置,消除了盲巷无风作业区,使岩巷构成了连通管,方便了调压的灵活应用,同时减少了“负压喘息”作用;将联络巷布置在工作面内侧。使联络巷避开了采场的两端支撑压力区,消灭了高顶氧化聚热发火点,消灭了对相邻区段煤体的破坏作用。13#(C407 上下)分层巷道严格按要求重叠布置,消除内、外错所带来的隐患。1

3、3#(C407 上下)分层巷道施工时,坚持“一次掘透的原则,防止中途停止造成盲巷。3、井下各采掘工作面施工前,其防灭火系统必须健全到位,防灭火所用的水管必须每隔 50 米安设一个三通及阀门。且随着采煤工作面的推进每隔 30 米必须沿工作面、回风巷、运输巷喷洒阻化剂(氯化钙)。采掘工作面爆破时,必须按规定使用好炮泥和水炮泥。采煤工作面上出口往下 30 米的炮眼水炮泥外剩余的部分必须用炮泥封满填实至眼口。凡无封泥或封泥不实的炮眼严禁爆破。且炮眼深度和炮眼的泥封长度必须符合下列要求:炮眼深度小于 0.6 米时,不得装药爆破,在特殊条件下,必须采取安全措施,炮眼深度可以小于 0.6 米,但必须封满填实

4、;炮眼深度为 0.61.0 米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炮眼深度的 1/2;炮眼深度超过 1 米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 0.5 米;炮眼深度超过 2.5 米时,泥封长度不得小于 1 米;光面爆破时,周边光爆炮眼应用炮泥封实,封泥长度不得小于 0.3 米。4、为抑制采空区漏风供氧,在自燃煤层的采煤工作面回风侧和采空区上风侧构筑均压调节风门。5、采区或工作面形成生产和通风系统前,按设计确定的位置和规格构筑好防火门墙(套),且防火门墙(套)的构筑应符合下列要求:防火门墙(套)必须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墙体高度不得小于 600mm;墙体四周应与巷壁接实,其掏槽深度不得小于300mm;墙体无重缝,灰浆饱满,不漏风;

5、防火门口断面符合行人、通风和运输要求;防火门采用“内插拆口”结构;封闭防火门所用的板材其厚度不得小于 30mm,每块板材宽度不小于 300mm,拆口宽度不小于 20mm,并要包铁皮;封闭防火门用的木板要逐次编号排列,摆放整齐,指定人员负责定期进行检查,发现如有变形或丢失要及时更换和补充。6、开展自燃火灾的预测预报工作,每周至少观测预报一次,观测地点为:采区防火墙、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回风巷、高、低负压抽放管内及其其它可能发热的地点。其观测内容为:气体成份、气温、水温等。在巷道中出现的冒顶区必须及时进行防火处理,并每周对其气温、水温等气体成份进行观测。对开采新水平暴露的煤层必须采集煤样进行煤层自燃

6、发火倾向性和煤尘爆炸危险性签定。7、火区管理:每个防火墙附近必须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入内,并悬挂说明牌板。对防火墙内的气体成份和空气温度必须定期测定。对防火墙外的空气温度、瓦斯浓度、防火墙内外压差及其墙体必须定期检查。发现封闭不严或有其它缺陷或火区有异常变化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若矿井需作大的风量调整时,应派专人测定防火墙体内的气体成份和空气温度。对封闭的火区,只有经取样化验证实已熄灭后,方可启封或注销。同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时,方可认为火区已熄灭:火区内的空气温度下降到 30。C 以下,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空气温度相同。火区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到 5.0%以下。火区内空气中不含有乙稀、乙炔。一氧化碳浓度在封闭期间内逐渐下降,并稳定在 0.001%以下。火区的出水温度低于 25。C,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出水温度相同。8、启封已熄灭的火区必须按照以下操作顺序进行:启封火区时,应逐段恢复通风,同时测定回风流中一氧化碳,若发现复燃预兆时,必须立即停止向火区送风,并重新封闭火区。启封火区和恢复火区通风等工作,必须由矿山救护队负责进行,火区回风风流所经过巷道中的人员必须全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技术 > 矿山安全技术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