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上山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讲解了大营煤矿为确保一采区轨道上山掘进期间不受水害威胁,避免水害事故发生而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该文件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及公司物探报告等编制,旨在保障作业安全。文中描述了矿井工程概况,指出一采区轨道上山位于运输大巷西南侧,全长约510米,服务一采区,沿煤层布置,并详细介绍了矿区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情况。文中强调矿区地表无水体,裂隙充水为主要水源,预测涌水量最小9立方米/小时,最大15立方米/小时。文件还特别说明了探放水钻孔布置设计,包括超前距计算、探水起点确定、钻孔深度及超前距离设定、钻孔直径选择以及钻孔个数和方向安排,均依据物探资料进行精确规划,以确保巷道掘进时严格执行“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先探后掘”的原则。轨道上山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适用于正在建设的21万吨/年的矿井,特别是那些在掘进过程中需要考虑探放水工作的区域。该文件主要针对从事煤矿开采、尤其是负责一采区轨道上山掘进工作面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相关施工人员。这些人员需严格遵循此技术措施,确保在掘进过程中有效预防水害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此外,对于其他具有相似地质条件和水文环境的矿井,该文件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提高整体安全生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