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加强作业行为规范化教育 促进煤矿安全生产.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85382 上传时间:2022-02-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作业行为规范化教育 促进煤矿安全生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加强作业行为规范化教育 促进煤矿安全生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加强作业行为规范化教育加强作业行为规范化教育 促进煤矿安全生产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煤矿生产,安全为天。由于煤矿生产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煤矿事故发生,甚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困扰着正常的生产经营,因此,对与煤矿企业来讲,安全工作事关企业员工的的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事关国家财产和企业形象,直接影响着矿山的生存和发展。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煤矿安全教育主要是针对煤矿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方面,认为只要一线工人不出安全事故,就达到了安全教育的目的和效果了。而笔者认为,煤矿安全教育不能靠单纯的讲解理论、技术,这样比较枯燥。因此,从本企业的热点、难点出

2、发,在讲学过程中,联系实际,以案例为起点,分析不规范作业行为的特点、规律及其带来的危害,再结合理论知识,使学员掌握更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这样安全教育的范围就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更加适应安全教育的需要。一、不规范作业行为的特点及规律分析根据大量的调查研究得出,不安全行为大致可分为两个类型。(1)无意型。这类人占较大比例,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很高,自律能力较强,只是对安全质量管理标准要求掌握不全面,“好心办坏事”。在人的行为管理方面,过去主要措施是反“三违”,制定了很多、很细的规章制度,限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禁止这样,不准那样,偏重于“堵”,而忽视了“疏”。到底怎样作业才能达到安全、高效,没有具

3、体统一的标准可循,因而生产过程中习惯性、盲目性、随意性的不规范性作业较多。(2)有意型。这类人虽占极少数,但其行为对安全工作的危害性较大。他们把技术规范、规章制度看作是束缚手脚的条条框框,在无人监督和管理不严时,明知不规范作业行为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在侥幸麻痹心理和利己偷懒之心的驱使下,冒险蛮干而酿成严重后果。从作业行为不规范的人群分布来看,采掘一线的直接生产工人所占比例较大,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接受正规教育少,文化基础差,无法完全适应现代化采掘生产技术的要求。相对来说,采掘一线的劳动强度大,作业程序繁杂,作业环境差,作业时间长,因此,这些操作水平低的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生差错的几率较大。二、

4、规范化作业的行为对策对人的作业行为进行有效管理,必须坚持“堵”、“疏”并举,在继续长期不懈狠抓“三违”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套安全高效的管理模式-岗位作业标准化标准。(1)模式的建立。对某一特定作业进行分解,根据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有关规章制度和实践经验,以保护人身安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为目的,对每一作业过程和动作的安全性进行分析评价,排列最优的作业程序、动作标准及安全要点,即完成了该作业模式的建立(作业标准)。作业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该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怎样干,干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具体规定了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履行的职责,以及完成该作业必须遵循的作业程序和

5、动作标准及最终作业成果达到的质量要求,把本来比较分离的不系统、易被忘记或忽视的技术标准、质量要求、规章制度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环环相扣。这样一来,即便是素质较低的作业人员,只要严格按照建立的模式反复练习,完全能够养成良好的作业行为习惯,熟悉掌握作业技能,从而达到安全、高效、省力的效果。相反,在作业过程中违反动作标准,忽视安全要求提示,错误操作,极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建立规范化的作业模式,主要是针对作业过程中的不正确、不规范、不科学提出的,是规范人们作业行为的前提,其控制人的不规范行为作用是明显的。(2)培训教育。完成了标准的制定,建立了规范化的作业模式,这只是实行标准化规范作业的第一步。有了标准模

6、式,还必须让职工真正懂得标准、熟记标准,自觉运用标准作业。队组应长期抓好标准的培训学习和岗位练兵活动,提高职工标准化作业的熟练程度。注重发挥好职工学校培训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分期、分批轮训,培训完进行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不合格者强制下岗培训。每年要进行复核考试并换证。辅以灵活多样、职工群众乐与接受的培训方式,不段巩固培训成果,如开办电视广播岗位标准知识讲座,举办岗位标准知识有奖问答等,结合职工的认知特点,不断创新标准化作业培训形式,增强新鲜感,吸引职工自觉参加岗位标准学习。(3)严格现场监督,抓好规范作业。经过全员培训学习,使每个职工掌握岗位作业标准,是推广标准化作业的前提和条件,而要规范人的作业行为,关键是要把作业标准具体落实到现场。煤矿井下点多面广,人员分散是客观实际,由谁来监督每个职工是否严格执行标准化、规范化作业是个实质性,必须实行强硬的管理制度。对不懂本岗位作业标准的职工,不准其上岗。现场不按标准作业的要进行培训。(4)要坚持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作业标准。煤矿生产不断引入新技术、新装备、新管理,自然对作业标准提出新要求。从实际应用出发,敢于突破、不断创新,对不符合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管理 > 行业安全 > 矿山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