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3.29”液氯泄漏事故.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99151 上传时间:2022-02-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29”液氯泄漏事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3.29”液氯泄漏事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3.29”液氯泄漏事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29”液氯泄漏事故2005年3月29日晚6点50分, 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上行线103K+300M处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载有约 35 吨液氯的山东槽罐车鲁 H00099 与山东货车鲁 QA0398 相撞,导致槽罐车液氯大面积泄漏。两车相撞后,由于肇事的槽罐车驾驶员逃逸,货车驾驶员死亡,延误了最佳抢险救援时机,造成了公路旁 3 个乡镇村民重大伤亡。到目前为止,中毒死亡 29 人,456人中毒住院治疗,1867 人门诊留治,10500 名村民被迫疏散转移,近 9000头(只)家畜、家禽死亡,20000 余亩农作物绝收或受损,大量树木鱼塘、村民的食用粮、家用电器受污染,累计经济损失约 2000

2、 余万元。造成京沪高速公路宿迁至宝应段(约 110 公里)关闭 20 个小时。事故直接原因肇事的重型罐式半挂车属山东济宁市科迪化学危险货物运输中心。这辆核定载重为 15 吨的运载剧毒化学品液氯的槽罐车严重超载,事发时实际运载液氯多达 40.44 吨,超载 169.6。而且使用报废轮胎,导致左前轮爆胎,在行驶的过程中槽罐车侧翻,致使液氯泄漏。肇事车驾驶员、押运员在事故发生后逃离现场,失去最佳救援时机,直接导致事故后果的扩大。事故间接原因此外,济宁市科迪化学危险货物运输中心对挂靠的这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疏于安全管理,未能及时纠正车主使用报废轮胎和车辆超载行为,是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专业人员在检查过程

3、中还发现该车押运员没有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考核,不具备押运危险化学品的资质。这是事故发生乃至伤亡损失扩大的另一个重要间接原因。其它原因(一)1、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非法从事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承运人、托运人不履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安全管理混乱违章装载、违章行驶现象严重其它原因(二)2、部门监管没有形成合力,监管措施和监管力度不够,运输市场准入门槛太低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不完善执法检查手段不足,日常监管力度不够应急救援能力还有待提高危险货物运输准入门槛太低事故教训(一)对每位驾驶员、押运员、车主进行安全再教育,吸取有关教训。要求驾驶员、押运员遇事故时沉着应对不惊慌、不逃避,采取积极措施,全力控制现场局面,事发第一时间向当地有关部门报警,并向单位报告事故情况。从业人员全面掌握运输化工产品的特性,发生泄漏事故采取应急措施,人员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进入安全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应急处理人员穿戴防护用品,站在上风处进行扑救。事故教训(二)加强出厂车辆安全检查,杜绝超载,消除隐患,保持车辆状况良好 。全面检查从业资格证,押运员证,重点检查从业人员证件遗失,过期审验等情况,发现违规人员停止营运。加装 GPS 全球定位系统, 落实专人管理, 做好车辆行车途中日常记录。加强化工产品装卸,灌装工从业资格工作,组织一期装卸工,灌装工上岗培训,全面实施危化运输从业资格岗位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故案例 > 中毒窒息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