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年修订)讲解了职业病防治的基本原则、目标和具体措施。该法旨在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法律明确规定了职业病的定义,即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法律强调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确立了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用人单位应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同时,法律还规定了用人单位的
2、主要负责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全面负责,以及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国家鼓励和支持职业病防治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加强对职业病机理和发生规律的基础研究,提高职业病防治科学技术水平。此外,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明确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职责,要求他们加强沟通,密切配合,依法行使职权。法律还规定了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的责任,要求将职业病防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地方政府应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加强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职业病防治工作责任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职业卫
3、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增强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观念,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使职业卫生保护权利的能力。法律还规定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制定和公布程序,要求定期对职业病防治情况进行统计和调查分析。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法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有关部门收到检举和控告后应及时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所有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活动。这包括但不限于制造业、矿业、建筑业、化工、电力、医疗、交通运输等行业。该法不仅适用于上述行业的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人,还适用于各级政府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工会组织以及科研机构。法律特别强调了用人单位的责任,要求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此外,法律还适用于各级政府在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监督管理、开展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