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钢制压力容器热处理通用工艺规程.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139529 上传时间:2022-04-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制压力容器热处理通用工艺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钢制压力容器热处理通用工艺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钢制压力容器热处理通用工艺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钢制压力容器热处理通用工艺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碳钢、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的焊后热处理工艺。本规程适用于锅炉、压力容器的碳钢、低合金钢产品,以改善接头性能,降低焊接残余应力为主要目的而实施的焊后热处理。其他产品的焊后热处理亦可参照执行。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9452-1988热处理炉有效区测定方法。3、要求3.1 人员及职责3.1.1 热处理操作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方可进行焊后热处理操作。3.1.2 焊后热处理工艺由热处理

2、工艺员编制,热处理责任工程师审核。3.1.3 热处理工应严格按焊后热处理工艺进行操作,并认真填写原始操作记录。3.1.4 热处理责任工程师负责审查焊后热处理 原始操作记录(含时间温度自动记录曲线) ,核实是否符合焊后热处理工艺要求,确认后签字盖章。3.2 设备3.2.1 各种焊后热处理及装置应符合以下要求:a)能满足焊后热处理工艺要求;b)在焊后热处理过程中,对被加热件无有害的影响;c)能保证被加热件加热部分均匀热透;d) 能够准确地测量和控制温度;e)被加热件经焊后热处理之后,其变形能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3.2.2 焊后热处理设备可以是以下几种之一:a)电加热炉;b)罩式煤气炉;c)红外线高

3、温陶瓷电加热器;d)能满足焊后热处理工艺要求的其他加热装置3.3 焊后热处理方法3.3.1 炉内热处理a) 焊后热处理应优先采用在炉内加热的方法,其热处理炉应满足GB9452 的有关规定。 在积累了炉温与被加热件的对应关系值的情况下, 炉内热处理时,一般允许利用炉温推算被加热件的温度,但对特殊或重要的焊接产品,温度测量应以安置在被加热件上的热电偶为准。b) 被加热件应整齐地安置于炉内的有效加热区内, 并保证炉内热量均匀、流通。在火焰炉内热处理时应避免火焰直接喷射到工件上。c) 为了防止拘束应力及变形的产生,应合理安置被加热件的支座,对大型薄壁件和结构、几何尺寸变化悬殊者应附加必要的支撑等工装以

4、增加刚性和平衡稳定性。3.3.2 分段热处理焊后热处理允许在炉内分段进行。被加热件分段进行热处理时,其重复加热长度不小于 1500mm。被加热件的炉外部分,应采取合适的保温措施,使温度梯度不致影响材料的组织和性能。3.3.3 整体炉外热处理进行整体炉外热处理时,在满足 3.2.1 的基础上,还应注意:a)考虑气候变化,以及停电等因素对热处理带来的不利影响及应急措施;b)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被加热件温度的均匀稳定,避免被加热件、支撑结构、底座等因热胀冷缩而产生拘束应力及变形3.3.4 局部热处理B、C、D 类焊接接头,球形封头与圆筒相连的 A 类焊接接头以及缺陷焊补部位,允许采用局部热处理方法。局部热处理时,焊缝每侧加热宽度不小于钢材厚度s 的 2 倍(s 为焊接接头处钢材厚度) ;接管与壳体相焊时加热宽度不得小于钢材厚度s 的 6 倍。靠近加热区的部位应采取保温措施,使温度梯度不致影响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制度 > 特种设备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