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瓦斯燃爆事故一、事故基本情况2004 年 5 月 7 日 18 时 50 分, 掘进二区 23207 工作面2#回顺瓦斯燃爆死亡 2 人。23201 采面 2#回顺维修工作面所在的巷道即为原来 23207 采面,2#回风顺槽沿空留巷后的巷道。23207 采面 2#回顺原设计长度 1200 余米。该采面从 2002 年 5 月份开始回采,现在已推进 600 米。该回风顺槽采用锚喷支护,直墙半圆拱断面,原设计宽度 2.8 米,高度 2.6 米。两邦采用金属网喷混凝土,该段巷道 2#煤厚 0.41.2 米,平均厚度 1.0 米,大修表现为断面内煤邦严重局部顶板垮落,已无法行人,能过一部分风
2、,约 300m3/mm。从2004年3月份开始维修, 把该段巷道的风流进行了调整, 即由原232072#瓦尾斜巷进风,232072#回顺风全负压通风,耙斗机出货,小绞车配合翻斗车运输,维修要求达到的断面是高 2.6 米,宽 2.8 米,补打锚杆,喷混凝土联合支护,喷厚 7.0mm,尼龙网、铁丝锚杆护邦,至事故发生时,已累计维修 310 米。二、事故经过2004 年 5 月 7 日四点班,矿井正常生产,15:30 分掘进二区正常召开班前会,区长陈某某和书记雷某主持会议,安排当班正常生产,主要任务包括拉底、出货、铺道、打锚杆,共出勤 16 人。约 17:40 分,工人全部达到工作面,班长孟某某现场
3、跟班指挥,孟某某排王某某、成某某等 11 名工人在工作面施工,其他 5 名工人在顺槽后部作业。与此同时,四点班该维修巷专职安全检查员卫某某到工作面,检查了沿途和工作面安全情况并落实给当班班长孟某某后,离开该面到+250 轨道联巷巡回检查。四点班该维修巷专职瓦检员冯某某到工作面,检查了沿途通风设施和工作面安全情况,未发现异常,测定工作面瓦斯 0.8%,之后离开该面到 232012#备采面巡回检查。约 18:50 分工作面干完杂活后准备开启扒装机出货,未开起来,班长孟某某分析是线路或开关出现故障,孟未切断上级电源情况下就打开扒装机控制开关盖带电检查,突然高某某、武某某等工人听到“轰”的一声,看见到
4、处是烟,工作面工人纷纷撤离出事地点向外跑,一个跑出工作面的工人王某某到+250 变电所电话汇报二区区长陈某某说“维修巷工作瓦斯突出了”陈某某立刻向矿调度室作了汇报,这时时间是 18:55 分,王某某汇报完后在变电所碰见安全检查员卫某某和瓦检员冯某某,说明灾情后 3 人立即返回工作面和随后赶到的数名抢险人员抢救受伤人员,先后将孟某某、高某某等 9 名受伤人员抢救出来并升井,19:40 分 9 名工人运出井口在矿医院紧急医治后立即送至矿务局总医院进行救治。19:30 分韩城矿区矿山救护大队接到局调度室救援下峪口瓦斯事故的命令后,立即出动了 2 个救护队下井抢险,于 22:30 分将 2 名遇难者王
5、某某、成某某抢救出来并升井, 至此, 工作面 9 名受伤工人和 2 名遇难工人全部抢救升井。三、事故原因直接原因23207 采煤工作面 2 号回顺在采面推进后形成沿空留巷,沿空留巷受采动压力影响,发生局部冒落,矿方组织处理维修,在维修过程中,维修点前方的 232072#后巷距采面 15 米处又发生冒顶,局部堵塞 232072#后巷回风流的风路,通风阻力增大,风量减小,致使该巷右邦采空区瓦斯涌出无法冲淡并排走,造成该地点瓦斯局部积聚。当班 2 号巷后工作人员(无电钳工操作证)带电检修扒装机控制开关过程中,产生电火花引燃工作面积聚瓦斯而发生瓦斯燃爆。间接原因该工作地点区域通风系统不合理、不稳定、不
6、可靠,表现在维修地点风流同 23207 采面风流串联、维修地点风流回风通过冒落区、维修地点和23207 采面共用一条回风巷道。该工作地点瓦斯管理混乱,表现在该地点为沿空留巷,巷道右邦紧邻采空区,对采空区积聚的大量瓦斯没有引起重视,工作地点无瓦斯自动监控装置,当班及班组长未携带瓦斯便携仪。现场维修工程质量不合格,机电设备配置不符合规定,表现在半煤岩巷使用带钢丝绳的扒装机。劳动组织不合理,表现在维修工作和采面工作平行作业。采掘布置不合理,表现在沿空留巷本身是不稳定巷道,受采动影响矿山压力大,加之对该巷维护不及时,容易冒顶。四、防范措施加强“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 全面落实技术管理人员安全岗位责任制,把好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批、贯彻等关口,并监督、督促有关单位不折不扣的落实。坚持“科技兴煤,科技兴安”的发展思路,注重研究应用在瓦斯治理、瓦斯抽放方面的新技术、新装备,充分发挥科技保安的重要作用。认真贯彻落实瓦斯治理“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监测监控”的十二安方针,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摸清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来源,杜绝系统中不可靠,不合理的角联通风及其它通风方式,确保通风系统合理、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