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风险评价制度风险评价制度 1 1 目的目的 通过事先分析、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现管理关口前移,实现左侧管理,实现事 前预防,达到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 2 2 依据依据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 、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 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 (鲁政办字【2016】36 号) 、 关于印 发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德安 办发【2016】11 号) 、 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等。 3 3 评价范围评价范围 (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所有生产装置、设施、
2、重要设备、重要作业)和非常规活动(检维修、废 弃、拆除与处置) ; (3)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8)公司周围环境; (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4 4 评价的方法:评价的方法: 可根据评价需要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本公司常用的评价方 法为 4.1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简称 PHA)预先危险分析 也称初始危险分析,是在每项生产活动之前,特别是在设计的
3、开始阶段,对系统存 在危险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概略地分析,尽可能评价出潜在的危险性。 4.2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 (Safety Checklist Analysis,缩写 SCA)是依据相关的标 准、规范,对工程、系统中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 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 4.2.1 安全检查表编制的依据: (1)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2)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的事故情况; (3)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 (4)分析人员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 (5)有关研究成果,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检查表等。 4.2.2 安全检查表编制
4、分析要求: (1)既要分析设备设施表面看得见的危害,又要分析设备设施内部隐藏的内部构件 和工艺的危害。 (2)对设备设施进行危害识别时,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先识别厂址,考虑地形、地 貌、地质、周围环境、安全距离方面的危害,再识别厂区内平面布局、功能分区、危险设 施布置、安全距离等方面的危害,再识别具体的建构筑物等。对于一个具体的设备设施, 可以按照系统一个一个的检查, 或按照部位顺序, 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或从前到后都可以。 (3)分析对象是设备设施、作业场所和工艺流程等,检查项目是静态的物,而非活 动。所列检查项目不应有人的活动,即不应有动作。 (4)检查项目列出后,还要列出与之对应的标准。标
5、准可以是法律法规的规定,也 可以是行业规范、标准、本企业的有关操作规程、工艺规程或工艺卡片的规定。检查项目 应该全面,检查内容应该细致,达不到标准就是一种潜在危害。 (5)控制措施不仅要列出报警、消防检查检验等耳熟能详的控制措施,还应列出工 艺设备本身带有的控制措施,如连锁、安全阀、液位指示、压力指示等。 4.2.3 安全检查表分析步骤: (1)列出设备设施清单(参照表 3)。 表 3 设备设施清单 (填表说明:1.设备十大类别:炉类、塔类、反应器类、储罐及容器类、冷换设备类、 通用机械类、动力类、化工机械类、起重运输类、其他设备类。2.参照设备设施台帐,按 照十大类别归类,按照单元或装置进行
6、划分,同一单元或装置内介质、型号相同的设备设 施可合并,在备注内写明数量。3.厂房、管廊、手持电动工具、办公楼等可以放在表的最 单位: 装置单元: NO: 序号 设备名称 类别/位号 所在部位 备注 后列出。 ) (2)确定编制人员。包括熟悉系统的各方面人员,如主管、技术员、设备员、安全 员等。 (3)熟悉系统。包括系统的结构、功能、工艺流程、操作条件、布置和已有的安全 卫生设施。 (4)收集资料。收集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制度及本系统过去发生的 事故资料,作为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依据。 (5)判别危害因素。按功能或结构将系统划分为子系统或单元,逐个分析潜在的危 险因素。 (6)列出安全检查分析评价表。针对危险因素和有关规章制度、以往的事故教训以 及本单位的检验,确定安全检查表的要点和内容,填入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 (LEC 法参照表 4-1,风险矩阵法参照表 4-2) 。 表 4-1 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 表 4-2 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标准 不符合标准 的情况及后 现有安全 控制措施 L S R 风险 等级 建议 改进 备注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