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建筑布局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建筑布局应满足液化石油气所具有的易燃、易爆、有毒的特性和便于操作管理的要求。一、储配站的总平面布局一、储配站的总平面布局1储配站的内部构成液化石油气储配站一般由液化石油气罐车装卸栈台(或管道输送设备)、储罐群、灌瓶间、机泵房、仪表间、残液回收系统、抽空装置、充装检斤、运瓶汽车装卸场地、钢瓶库、罐车库及辅助的,生产和生活设施构成。为便于管理,保证安全生产,液化石油气储配站通常分设为生产区和生活辅助区两大部分,中间采用 2m 高的非燃烧实体墙隔离。生产区即指站内进行液化石油气操作的整个区域,它又分成储罐区和灌装区两个区域。储罐区由储罐群和铁路罐车装卸栈线
2、构成,其他属于灌装区范围。生产区是甲类火灾危险区,应单独设立出入口及门卫,重点进行安全管理。生活辅助区包括辅助性生产、办公设施及生活管理等建筑物和构筑物。一般应根据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实际需要来设置。在具体布置时,带明火的或易于散布火花的机修车间、食堂等建筑物和构筑物应布置在离甲类生产区较远处。2储配站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在一个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内,既有易燃、易爆的危险区域,也有因生产、生活需要而存在明火或其他火情的地带,相关岗位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为使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在这种情况下做到安全运营,其平面布局应把握好以下要求。(1)分区隔离的要求按照储罐区、灌装区、生活辅助区的划分,用围堤或围堰分别
3、隔离。(2)满足防火间距的要求各建筑物和构筑物之间,各区域之间,各生产设备之间,应满足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城镇燃气设计规范中相应的防火间距要求。(3)便于消防扑救的要求储罐区、灌装区、生活辅助区三区内,均应留有便于消防救护车自由进出的环行通道,便于发生事故时的扑救和疏散。当液化石油气储罐总容积超过1000m3时,生产区应设两个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 30m。出入口宽度不应小于 4m。(4)有利于发展的要求主要指储罐区和灌瓶间的布置要有利于以后的规模扩大发展,以免发展扩大后减少了防火间距或使其他建筑物拆迁。3储配站的总平面布置结构图 1-3-1 和图 1-3-2 所示分别为带有铁路
4、罐车装卸栈台的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和未设铁路罐车装卸台的小型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平面布置示意图。图 1-3-1 带铁赂罐车装卸栈桥的储配站总平面布置1-铁路罐车装卸栈桥;2-储罐区;3-残液罐;4-压缩机房;5-烃泵房;6-罐装间;7-仪表间;8-汽车罐车装卸台;9-罐车库;10-钢瓶间;11-验瓶房;12-门卫;13-汽车库;14-消防水池;15-机修;16-配电室;17-综合办公楼;18-宿舍区;19-食堂由图 1-3-1 看出:储罐区()由铁路罐车装卸栈桥()或管道运输液化石油气的接收装置,和包括残液罐在内的全部储罐组成;罐装区()由机泵房(4、5)、灌装间(6)、仪表间(7)、汽车罐车装卸台
5、(8)、罐车库(9)和门卫与验瓶房(12、11)组成。变配电房、消防泵房、消防水池、维修车间、汽车库和办公生活设施等均布置在生活辅助区()内。在图 1-3-2 中,储罐区、灌装区和辅助区呈一字形排列,灌装区居中。把作为主要操作场所的灌装区布置在居中位置,满足了安全防火间距的要求,使储罐区、灌装区与生活区内的维修车间、食堂、锅炉房、配电室等建筑物的防火距离符合防火间距大小的排列次序和数值要求,从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储灌区布置在灌装区的一端,既有利于以后增建储罐,又减小了两者之间连接管路的长度,也方便了装卸作业的操作配合。生活辅助区内的许多设施与灌装区联系密切,二者在布局上相接,方便了操作人员和充
6、装钢瓶的进出,也避免了来往车辆对罐区的影响。图 1-3-2 小型储储配站平面布置1-罐车库;2-卸车台;3-烃泵房;4-罐装间;5-储罐区;6-压缩机房;7-瓶库;8-验瓶房;9-消防水池;10-泵房;11-配电室;12-门卫;13-办公室;14-车库;15-机修二、储罐区及其构筑物的布局二、储罐区及其构筑物的布局1储罐区及储罐储罐区应布置在该液化石油气站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平行下风侧,并选择通风良好的地点设置。对有铁路罐车装卸栈桥的,储罐区可沿铁路装卸线一侧布置,并为罐区的发展留有余地。储罐区的地面应铺设不发生火花的混凝土地面。罐区四周要设立高度不低于 1m 的非燃烧实体防护围堤,四侧要有供消防车进出方便的通道,并有直接通向站外的安全出口,以便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撤离和处理事故。储罐的配置数量应根据液化石油气站的设计总储存量和储罐容积确定,总设计储量在 400m3以上时,应选用大容积的储罐。除应单独设置残液罐外,为保证接收、储存、灌装、倒罐等作业的正常运行,储罐最少应配备两台。储罐数量多的应分组布置,每组不超过四台储罐,组与组的间距不应小于 20m。每组内的储罐宜单排布置。其相互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