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基础管理.,本章学习要点:了解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相关内容;掌握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熟练掌握现场安全管理的相关内容。,第一节.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论.,一、事故频发倾向理论.1919年,格林伍德和伍兹把许多伤亡事故发生次数按照如下三种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1).泊松分布。当发生事故的概率不存在个体差异时,即不存在事故频发倾向者时,一定时间内事故发生次数服从泊松分布。(2).偏倚分布。一些工人由于存在精神或心理方面的毛病,如果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发生过一次事故,则会造成胆怯或神经过敏,当再继续操作时,就有重复发生第二次、第三次事故的倾向,符合这种统计分布
2、的主要是少数有精神或心理缺陷的工人。,(3).非均等分布。当工厂中存在许多特别容易发生事故的人时,发生不同次数事故的人数服从非均等分布,即每个人发生事故的概率不相同。在此研究基础上,1939年,法默和查姆勃等人提出了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即少数具有事故频发倾向的工人是事故频发倾向者,他们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原因。如果企业中减少了事故频发倾向者,就可以减少工业事故。频发倾向理论是早期的事故致因理论,显然不符合现代事故致因理论的理念。,二、事故因果理论.,1.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1931年,海
3、因里希在工业事故预防一书中,阐述了根据当时的工业安全实践总结出来的工业安全理论,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因里希第一次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理论,阐述导致伤亡事故各种原因因素间及与伤害间的关系,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1).伤害事故连锁构成。海因里希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的连锁:.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事故的发生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
4、(2).事故连锁过程影响因素。海因里希将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括为以下五个因素:.遗传及社会环境。遗传因素及社会环境是造成人的性格缺点的原因。.人的缺点。人的缺点是使人产生不安全行为或造成机械、物质不安全状态的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所谓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那些曾经引起过事故,可能再次引起事故的人的行为或机械、物质的状态,它们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事故。事故是由于物体、物质、人或放射线的作用或反作用,使人员受到伤害或可能受到伤害的,意料之外的、失去控制的事件。.伤害。由于事故直接产生的人身伤害。,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
5、质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海因里希的工业安全理论主要阐述了工业事故发生的因果连锁论与他关于在生产安全问题中人与物的关系、事故发生频率与伤害严重度之间的关系、不安全行为的原因等工业安全中最基本的问题一起,曾被称作“工业安全公理”,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安全工作学者的赞同。但是,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也和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一样,把大多数工业事故的责任都归因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表现出时代的局限性。,2.现代因果连锁理论的提出.博德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主要观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控制不足管理。事故因果连锁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安全管理
6、。控制是管理机能(计划、组织、指导、协调及控制)中的一种机能。安全管理中的控制是指损失控制,包括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它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2).基本原因起源论。基本原因包括个人原因及与工作有关的原因。个人原因包括缺乏知识或技能、动机不正确、身体上或精神上的问题等。工作方面的原因包括操作规程不合适,设备、材料不合格,通常的磨损及异常的使用方法等,以及温度、压力、湿度、粉尘、有毒有害气体、蒸汽、通风、噪声、照明、周围的状况等环境因素。所谓起源论,强调找出问题的基本的、背后的原因,而不仅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上。,(3).直接原因征兆。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安全管理人员应该能够预测及发现这些作为管理缺欠的征兆的直接原因,采取恰当的改善措施;同时,为了在经济上及实际可能的情况下采取长期的控制对策,必须努力找出其基本原因。(4).事故接触。越来越多的学者从能量的观点把事故看作是人的身体或构筑物、设备与超过其阈值的能量的接触,或人体与妨碍正常活动的物质的接触。于是,防止事故就是防止接触。为了防止接触,可以通过改进装置、材料及设施,防止能量释放,通过训练、提高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