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分析(最新17篇).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289325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分析(最新17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分析(最新17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分析(最新17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分析(最新17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分析(最新17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小编整理了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分析 17 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分析 1 篇1992 年 4 月 14 日 13 时 30 分,广西第二安装工程公司液化石油气钢瓶分厂副厂长要求工人对一只由用户退回的钢瓶进行修理。该钢瓶瓶体下部有一个深度不超过 1 毫米的凹坑、据用户反映瓶内没有先过液化石油气,工人检查后也认为瓶内无介质。于是即向瓶内充进厂 1.57 兆帕的压缩空气、之后,该厂长即用手中点燃的氧气割枪烘烤加热钢瓶瓶体下部的凹坑部位,目的是想通过加热使其局部强度降低,利用钢瓶里的气体压力把凹坑顶出来。当割枪火焰对着凹坑加热到第三圈还未结束时,钢瓶即发生爆

2、炸。爆炸后的钢瓶分成 5 块,飞出最远的一块飞离爆炸地点13.5 米、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毁坏了车间南北侧的窗玻璃爆炸烧坏了氧一乙炔割枪一氧气胶管,造成 3 人重伤,2 人轻伤。事故原因分析表明:l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当事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和厂内关于钢瓶返修制度及程序,轻信用户说钢瓶没有充过液化石油气,只用手感、耳听的方法去检测瓶内是否有气,误认为瓶内无液化石油气。导致违章对残存有液化石油气的钢瓶用压缩空气加压至1.57 兆帕使瓶内混合气体中可燃气体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又违章用明火烘烤,产生爆炸、根据爆炸后的分析,钢瓶内液化石油气占空气的体积比约为 29.6。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

3、2事故的间接原因是领导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安全意识不强,因而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不齐全,有关规定也执行不力。检验员和安全人员对违章作业没有及时发现和坚决制止。事故责任分析和对责任者的处理这次事故是事故责任人违章作业造成的一起重大责任事故。公司分管安全副经理对安全工作抓得不够,对事故负有间接领导责任、处以月工资额 10的罚款并扣发当月奖金。压力容器制造厂领导对安全工作做得不对,对事故负有一定的领导责任,处以制造厂厂长月工资额 20的罚款,并扣发当月奖金。压力容器厂钢瓶分厂领导在贯彻规章制度上无力安全意识不强,对事故负有一定的直接领导责任,处以月工资额 20的罚款并扣发当用奖金。钢瓶分厂副厂长是事故

4、责任人,违章作业,对事故负有重要的责任,给予记过一次的行政处分并处以月工资额 20的罚款和扣发当月奖金。检验员对违章操作制止不坚决。作为检验员没有尽职尽责,对事故负有一定的责仕,给予全厂通报批评,处以月工资额 10的罚款和扣发当月奖金。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1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要真正地认识到只有安全才能促进生产,提高安全意识,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领导要带头遵守有关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2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加强对全体职工的安全教育,杜绝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的现象。3对有可能充过液化石油气的钢瓶,应以科学的检测仪器和手段认真对瓶内介质进行检测,避免判断错

5、误。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分析 2 篇2010 年 4 月 14 日赤峰市环保局关于赤峰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赤峰盛森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44”原料储罐爆裂事故经验教训的总结报告宣告该突发事件处置已经结束。按照苏厅长4 月 6 日“请总队继续抓好事故的处理,并总结一下经验教训”的批示,现就此次因不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次生环境污染的处置总结如下:一、事出必然,绝非偶然2009 年全区共发生突发环境事件 4 起,赤峰市就占两起。事发原因与安全生产有关。发其道而行之,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产安委会关于表彰 2009 年度全区安全生产工作突出地区的决定(内安委会发20102 号)文件,其中仍在表彰赤峰市市长奖金(1

6、万元)和赤峰市地区奖金(20 万元)。2009 年是“安全生产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年”,赤峰沸沸扬扬的两起社会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反而赤峰市长、赤峰地区能受到表彰,丝毫没有“痛定思痛”。2010 年 4月 4 日赤峰盛森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原料储罐爆裂事故的发生是必然会发生的。内蒙古安全生产委员会既有奖励制度,那么惩戒制度是什么?此次事故后,赤峰市政府仍未受到惩处。以此类推以后出事仍是必然,绝非偶然。二、沉痛的经验赤峰市接二连三的发生突发事件,确实是积累了丰富的突发事件应对与处置经验。(一)此次事故发生后,赤峰市环保局在第一时间向自治区环保厅进行报告;(二)主要领导带领相关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会同相关单位参与处置,对周围 200 户居民(近 700 人)及时进行了疏散;(三)第一时间派出环境监测、环境监察人员组成综合协调组、现场监测组、大气污染事故处理组、信息报送组、应急专家组,展开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四)迅速采取措施,科学、合理、及时处置固废,使突发事件得到了妥善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事故案例 > 压力容器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