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11.120 CCS C 10 ZY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中 医 药 行 业 标 准 ZY/T 102024 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评价规范制修订通则 General revision and development principle for specification of 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 effect evaluation of diseases and syndrom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4-07-21 发布 2024-07-21 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发 布 ZY/T 102024
2、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原则.2 适用性.2 科学性.2 协调性.2 5 工作流程.2 组建起草组.2 原标准适用性评价.2 标准的起草.2 制修订后标准评价.3 征求意见.3 6 名称和结构.3 名称.3 结构.3 7 核心技术要素.4 一般要求.4 中医疾病名(代码).4 疾病诊断、分期及鉴别诊断.4 证候分类及诊断.5 疗效评价.5 附录 A(规范性)适用性评价.6 A.1 原标准适用性评价问卷模版.6 A.2 原标准适用性评价报告规范.7 A.3 新标准适用性评价问卷模板及报告规范.8 附录 B(资料性)研究方法的技术要求
3、.9 B.1 古籍文献研究.9 B.2 现代文献研究.9 B.3 定性研究.10 附录 C(资料性)核心技术要素来源及依据.12 C.1 附录.12 C.2 编制说明.14 参考文献.15 ZY/T 10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颖、韩学杰、曹洪欣、唐旭东、荣培晶、杜惠兰
4、、赵霞、商洪才、王燕平、张华敏、史楠楠、王丽颖、刘孟宇、施展、赵国桢、赵学尧、宗星煜。ZY/T 102024 1 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评价规范制修订通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评价规范的制修订的基本原则、工作流程、名称和结构要求,以及核心技术要素。本文件适用于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评价规范的制修订。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GB/T 1
5、5657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GB/T 16751.1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第1部分:疾病 GB/T 16751.2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第2部分:证候 GB/T 20001.5 标准编写规则 第5部分:规范标准 GB/T 20348 中医基础理论术语 GB/T 42467(所有部分)中医临床名词术语 ZY/T 001.1001.9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ISO 19465 中医药 中医临床术语系统分类框架(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tegor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clinical terminologi
6、cal systems)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45-290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中医疾病名 disease nam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根据其理论和临床实践所形成的对专指疾病本质概括性的表述。来源:GB/T 156572021,3.2。注:中医疾病名术语定义是对某种/类致病因素所引发的专指疾病特征与演变规律的本质概括,规定了疾病的临床全过程及相应的证候变动,涵盖了其对某专指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机、临床特征及转归、预后等的规律性的基本认识。中医证候 pattern/syndrom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证的外候,是疾病过程中机体综合反应出的症状与体征,包括患者可察觉的主观指征或行为障碍,特别是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和中医诊断仪器发现的异常体征。来源:GB/T 203482006,3.1.1.4;ISO 194652017,5.2.1,有修改 注:证是根据四诊所获资料,对病因、病位、病性、病机、病势、病人体质以及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