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用科学发展观促进安全生产的六个根本性转变.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59958 上传时间:2022-01-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科学发展观促进安全生产的六个根本性转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用科学发展观促进安全生产的六个根本性转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用科学发展观促进安全生产的六个根本性转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用科学发展观促进安全生产的六个根本性转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用科学发展观促进安全生产的六个根本性转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温家宝总理在省部级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仪式上强调,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这充分说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党和政府的重要思想路线、工作方针和发展战略。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在实现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控制和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保护好广大劳动者的职业安全与健康,体现了经齐社会与人全面发展的战略思想。树立和

2、 6 实科学发展观,既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又为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实现六个根本性转变。一是必须实现对安全生产认识的根本性转变。 要冲破原来“生产必须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等狭隘陈旧的思想观念, 把安全生产上升到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基本任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必须摆正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的地位和作用,坚决

3、克服重生产轻安全、重发展轻安全的思想,不要带血的发展,不要带血的财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安全生产摆到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议事日程,认真研究,集中精力切实抓紧抓好。二是必须实现安全生产政绩评价的根本性转变。安全生产作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公共产品与社会服务,必须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评价。要改变过去唯经济发展至上的政绩评价模式,把安全生产纳入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树立科学的政绩观。为官一任,就必须确保一方平安。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指标控制体系,把安全生产的责任予以量化,并分解落实到各级各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制订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4、。要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凡是工作不落实,伤亡事故多发完不成控制指标的,要实行行政问责,严重的要实行一票否决。三是必须实现安全生产规划发展的根本性转变。安全生产在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安全生产不再是一项临时的、短期的、时紧时松的工作,而必须将其作为一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实现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同步规划、同步发展。适应公共财政改革的原则,必须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增加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把更多的财力和物力用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更好地为人民群众谋取更大的利益。四是必须实现安全生产市场准

5、人的根本性转变。部分行业和领域事故多发的原因主要是生产力水平低、安全条件达不到基本要求。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抓紧制定和完善行业准人标准,严格市场准人。凡在环保、安全、能耗、技术、质量等方面不符合标准的项目,尚未建设的不准开工,在建的要进行清理,已建的要限期改造。加强安全生产市场准人,既是调整产业结构、控制重复建设、淘汰落后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更是加强安全生产源头管理的有效手段。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把好安全生产准人关,认真落实安全评价与三同时制度,坚决纠正为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实行的先上车、后买票的错误做法,从源头上减少事故的发生。五是要实现事故赔偿机制的根本性转变。事故善后成

6、本太低,死一个人赔偿几万元,对业主根本起不到应有的经济惩罚作用。有的业主甚至在发生事故后逃之夭夭,“老板发财、政府发丧”的现象屡见不鲜。大幅度地提高事故赔偿成本,以经济手段为杠杆,切实增强业主抓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是从根本上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有效措施。要在推行工伤保险制度的同时,实行企业安全状况与费率挂钩的工伤保险费率浮动制度;要尽快制订高额的事故赔偿标准,让业主出不起事故,实实在在地增加业主的事故善后成本,从根本上强化安全生产的激励约束机制。六是必须实现安全生产监管体制的根本性转变。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的艰巨任务和严峻挑战,必须实现安全生产监管体制的根本性转变。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系,设置独立的直属政府的安全生产行政监管机构,组建专门的安全执法增队伍,落实经费完善装备,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各级政府和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实现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从过多过滥的安全检查和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讲实话、出实招、干实事,实现工作重点向增加安全投入、加强市场准人、加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理论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