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盲目救援 徒增伤亡.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90571 上传时间:2022-02-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盲目救援 徒增伤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盲目救援 徒增伤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盲目救援 徒增伤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盲目救援 徒增伤亡案例 1:2005 年 4 月 16 日上午约 8 时,某酵母厂三废处理站 1 名泥水工在露天废水缓冲池(容积为 80cm120cm170cm,内含甲烷、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的有害气体)内补漏,约几分钟后,即出现不适,头晕、无力等。当时,生产班长在池边监视,发现情况不妙,即下池救人,救出泥水工后自己却晕倒在池中。在场其他人员没有防护用品向厂内消防队求救。消防队员佩戴防毒面具后救出生产班长,并送当地医院抢救,泥水工经救治康复出院,但生产班长因抢救无效死亡。案例 2:2005 年 6 月 9 日上午 9 时许,某镇劳动服务公司职工谢等 4 人被分配清理某铁运公司第三辆自备

2、 A527、GN60078502 号列车沥青油罐,谢等 3 人在没有工作服,也没有任何防护器具的条件下从有关油罐车顶部进入油罐车清理 90号沥青,另 1 人在罐顶守护。罐内作业约 5 分钟后3 人即觉不适,2 人迅速爬上罐顶,谢来不及爬出,晕倒罐内。在另一油罐清理的谭和家住附近的农民黄闻讯后,在没有任何防护用品的条件下进入油罐车将谢抬至罐口,由罐顶人员协助拉出罐外。之后,谭觉头晕、胸闷、四肢无力,但仍能自行爬出罐外,而黄爬到第三级铁梯时晕倒,后仰跌倒在罐内,后由佩戴防护面具的铁运职工救出。谢和黄被救出后不省人事,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发生中毒事故的油罐车为圆柱形, 长约 10 米,半径约 3 米

3、,体积为 56m3,载沥青约 40 吨。罐顶中央有一约 60 厘米直径的罐口,从罐口至罐底设有铁梯,供清理人员上落用。罐口上有铁盖,打开罐顶的罐口铁盖时,即闻到一般浓浓的臭鸡蛋味(硫化氢气味) 。对油罐车内空气测定,硫化氢浓度为 400mg/m3(国家卫生标准 10mg/m3) ,超标 39 倍。案例 3:2005 年 6 月 24 日上午 11 时多,某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技术科副科长李带 3 名干警到曾被海盗劫持的运载棕榈油的巴那马籍油轮BULAWAN 号采集棕榈油样品。在舱面顺利采集了前 4 个船舱的油样,第 5个船舱因油平面较低,民工田(男、18 岁、湖南张家界人)主动请樱进入船舱采样,在

4、没有佩戴防护用品的情况下,从舱顶部仅有的一个椭圆型开口(边长约 1.21 米)沿着垂直舷梯进入船舱,头部进入舱顶开口不久立即晕倒掉进油舱。带队刑警李见状,在没有佩戴防护用品情况下冲下船舱,同样晕倒掉进油中。在舱面的另 1 名民工郭(男、36 岁、湖南张家界人)没有佩戴防护用品,也冲下船舱救人,下了几个梯级后,感觉不适,大叫有毒,不能下人,并极力往上爬,但力不从心,摔落到船舱的平台上。其他人员见此情况,不敢再下船舱救人,只能请求救援。由于港口没有事故应急救援设施,只好向 40 多公里外的市消防队求救。待救援人员将事故舱的内容物泵出舱外并紧急送风,再派人佩带防毒面具下舱救人,此时已花了近 5 小时,3 人已死亡多时。事后,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会同该市卫生防疫站人员在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技术科刑警的陪同下到事故现场调查。打开事故船舱盖板时,即闻到一股臭鸡蛋的气味。抽取舱面下 3.5 米处气体快速显色管测定,硫化氢浓度为100180 mg/m3(国家卫生标准为 10 mg/m3) ,二氧化碳浓度为 0.12%,一氧化碳浓度为 1.8mg/m3。证实为硫化氢中毒。这 3 起事故的原因都是深处作业,缺乏防护意识,发生中毒后,在没有防护条件下盲目救援,无谓牺牲,加重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故案例 > 中毒窒息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