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2016]第88号修订)(国家安监总局令〔2009〕第17号).doc

上传人:人民至上 文档编号:9783 上传时间:2021-03-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2016]第88号修订)(国家安监总局令〔2009〕第17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2016]第88号修订)(国家安监总局令〔2009〕第17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2016]第88号修订)(国家安监总局令〔2009〕第17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2016]第88号修订)(国家安监总局令〔2009〕第17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7 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已经 2009 年 3 月 20 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 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 2009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局长 骆琳 二九年四月一日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 针对性、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 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演练 和修订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2、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 应急预案的管理遵循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 第四条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负有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业、本领域内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 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辖 区内本行业、本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第二章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急预案的编制 第五条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符合有关

3、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二)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三)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五)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 (七)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八)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第六条 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同级人民政府以及上一 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制定相应的部门应急预案。 第

4、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 导则(AQ/T9002-2006),结合本单位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 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按照针对情况的不同,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 方案。 第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事故类型的,应当组织编制本单位的综合应 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 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 第九条 对于某一种类的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 型,制

5、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 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 第十条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 意事项等内容。 第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之间应当相互衔 接,并与所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第十二条 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 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 附件信息应当经常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有效。 第三章第三章 应

6、急应急预案的评审预案的评审 第十三条 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对本部门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审 定;必要时,可以召开听证会,听取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涉及相关部门职能或者需要有关部门配 合的,应当征得有关部门同意。 第十四条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 经营、储存、使用单位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 案进行评审。评审应当形成书面纪要并附有专家名单。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论证。 第十五条 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当包括应急预案涉及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有关安全生 产及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 评审人员与所评审预案的生产经营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六条 应急预案的评审或者论证应当注重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基本要素的完整性、预防措 施的针对性、组织体系的科学性、响应程序的操作性、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应急预案的衔接性 等内容。 第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者论证后, 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 第四章第四章 应急预案的备案应急预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规范 > 行政法规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