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与制度安排(104页).ppt

上传人:人民至上 文档编号:322699 上传时间:2024-04-06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4.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与制度安排(104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与制度安排(104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与制度安排(104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与制度安排(104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与制度安排(104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与制度安排兼谈海外资本市场经验与教训,引言,从中国资本市场20年到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历程与实践三个问题:1、为什么2000年的中国资本市场言必称NASDAQ、二板市场、创业板市场?2、为什么会出现20032007年的中国企业境外上市潮?3、为什么2009年2010年A股市场出现小盘股热潮?,2000年的中国股市创业板梦想,科网泡沫香港交易所创业板的成立(1999年11月)双高认证“高新企业板”、“二板”还是“创业板”?,20032007年的中国企业境外上市潮,境外上市的企业数量都去了哪些市场?什么特点?过度包装(有人说对A股市场是好事),2003-2007年中国企业境外

2、上市数量,2003-2007年是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高潮时期 截至2007年3月10日共747家中国企业在境外上市,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地区分布,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行业分布,2009年2010年的A股市场小盘股热潮,金融危机后,中小板、创业板的扩张小盘股:泡沫还是好故事?,小盘股:泡沫还是好故事?,小盘股:泡沫还是好故事?,主要内容,一、多层次资本市场概况二、我国多层次市场建设的背景与过程三、我国多层次市场的制度设计特点四、我国多层次市场运行情况及若干热点问题分析五、我国多层次市场的未来展望六、学习、实践与思考七、思考题和参考书目,一、多层次资本市场概况,多层次资本市场概括,什么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各

3、国多层次市场基本情况 美国 日本 欧洲 韩国 香港 台湾,美国资本市场体系,英国资本市场体系,韩国资本市场体系,香港资本市场体系,台湾资本市场体系,几点启示,经济规模和经济发展阶段是基础发审和上市制度适合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有效的监管是关键不能过早转板行业的多元化,2006年1月试点,2009年9月30日创业板首批28家企业上市,2004年5月17日设立,打造深市蓝筹股市场,中小企业“隐形冠军”的摇篮,创业创新的“助推器”,上市资源“孵化器”与“蓄水池”,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股份报价转让系统,1990年12月1日设立,中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深交所的多层次市场体系,二、我国多层次

4、市场建设的背景与过程,市场历程,主板:深圳证券交易所(1990年10月)上海证券交易所(1990年12月)中小板:2004年5月创业板:2009年9月场外市场:从NET、STAQ到委托代办转让系统再到?为什么会形成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路径选择?,创业板的背景与过程,纳斯达克的示范效应美国软件行业上市公司中的93.6%、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中的84.8%、计算机及外围设备行业上市公司中的84.5%、通讯服务业上市公司中的82.6%、通讯设备行业上市公司中的81.7%都在纳斯达克上市出现了微软、英特尔、Google、甲骨文、苹果电脑、戴尔等美国高科技的支柱企业带动了全社会的创业投资和创业精神,为什么要

5、建设创业板,海外创业板的基本情况截止2008年底,全球共有47家创业板市场在运行,分布于五大洲三十余个国家(地区),上市公司总数约9000家,总市值约2万亿美元 全球GDP排名前10名的国家和地区,除了中国以外都设立了创业板市场 GDP排名前20名的国家和地区中,仅有中国和墨西哥没有设立创业板市场,为什么要建设创业板?,海外创业板的发展态势前赴后继,日益壮大2002年底共有44家,到2008年底,被关闭或合并的有12家,占27,同期新设15家逐步摆脱低端市场的形象2004年,Jasdaq成为交易所市场2005年,Kosdaq成为统一的韩国交易所一部分2006年,纳斯达克升格为交易所瞄准中国,为

6、什么要建设创业板?,来自海外的尴尬:海外交易所尽揽中国新兴企业精华,为什么要建设创业板?,纳斯达克的中国企业样本,为什么要建设创业板?,近年来外资创投投资企业:海外上市的后备军,为什么要建设创业板?,为什么说当前是推出创业板的最佳时机?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迫切需要 中国创新型企业群体的兴起中国资本市场的转折性变化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创业板建设的时机是否成熟?,创业板建设的时机是否成熟?,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迫切需要2005年10月8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并审议通过了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2006年2月9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做了总体部署。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二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资料 > 财务管理 > 资本管理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