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力资源培训资料-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四大技术难题.doc

上传人:小魏子好文库 文档编号:79738 上传时间:2022-01-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培训资料-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四大技术难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力资源培训资料-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四大技术难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力资源培训资料-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四大技术难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四大技术难题事业单位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一个重要问题,一直广受关注。最近,人事部、财政部、 民政部和劳动保障部四部联合首次全面系统解读收入分配改革, 130 万个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拉开序幕,要求与公务员工资制度脱钩,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再次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事业单位改革一直以来,就是国内专门从事管理变革研究的友泰咨询公司的核心研究课题,针对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变革咨询实践和研究,友泰咨询总结认为,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主要存在四大技术难点问题。四大技术难题主要是组织模式设计问题、竞聘上岗问题、专业技术的价值评价与工资体现、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第一、组织

2、模式设计第一、组织模式设计事业单位中勘察、设计、技术、研究类院、所、中心比较多,有的已经改制成为公司或按照公司化运作了,比如四川通信科研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原来的四川通信科研规划设计研究院。这些单位的业务基本上是项目型的,其组织结构,除常规的职能管理部门外,一般设有专业处/科/室,按照专业技术或工种类别设置,同时根据新签合同项目,组建项目团队,开始按照项目法人、项目组或者项目部等组织模式运作项目或开始生产。当项目大,周期长或者异地施工的,项目部自身有的还要建立二级职能管理平台。在市场开拓与销售方面也由于独特的运作模式容易产生内部协调衔接问题,比如市场工作与销售工作的分工与配合困难,之间

3、的交叉关联的业务流程、业务权限和分配机制都是比较棘手的问题;比如存在地方分支机构的事业单位还存在销售本部和分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或者内部核算问题,关联交易中本部和分公司间的利益分配标准不明确,内部价格定义不合理等。所以,在这类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时,组织模式设计与变革恐怕也是需要考虑的,因为组织运作模式会直接影响到绩效考核、奖金分配制度建立。友泰(UTC)实践表明,项目型事业单位常用的矩阵式组织模式,在实践应用中要根据战略、组织和人事现状考虑变通,不宜简单地套用标准的矩阵式组织模式,毕竟现实的组织模式、权限设置与考核分配单元短期内无法改变。比如:有的单位设计部门也可以参与销售的竞标工作,也有市场奖励

4、,这样就和市场部门发生了冲突,如果要完全改变,难度非常大,所以需要在工资改革中兼顾现实的组织模式,不能仅仅考虑政府文件要求的工资结构,要根据个性问题因地制宜。关于项目部门的奖励与核算,因为组织模式不同,有的是强矩阵,有的是弱矩阵,职能部门和项目部门的组织、流程和权限分割差异较大,有的事业单位的项目部拥有采购权限,甚至是大的项目总包方式,而有的没有采购权限,采购权统一在本部的采购中心或物资部。所以,项目单元的考核模式、本部与项目部之间的纵向业务权限和人力资源权限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工资和奖金分配办法。总之,建立和完善一套符合自身个性和事业单位行业特点的组织运作模式对工资改革方案的良好运行意义重大。第

5、二、竞聘上岗第二、竞聘上岗多年以来,多数事业单位按照政府机关的组织模式运作,在人事管理上也保留着深深的计划经济时代痕迹。要切实实现工资制度改革,用人制度改革是必须要破解的难题,而友泰咨询在实践中发现,竞聘上岗是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的非常有效的改革技术。通过全面实行竞聘上岗和聘用制度,转换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破除干部身份终身制,实现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单纯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转变,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转变。这些大原则是清晰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却是曲折的,历次事业单位的改革推进中,用工制度改革都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墙。友泰咨询以解决事业单

6、位的现实困惑为根本,研究总结出基于中国文化的系列改革技术,其中包括现实价值巨大的竞聘上岗技术、定岗定编、人才测评、文化变革和聚类分析法等实用技术手段,并在诸多事业单位改革中成功运用。在某国家级的信息技术中心改革过程中,由于该单位还具有企业性质和部分政府机关性质,所以,多种身份的人员混杂,行政、事业、企业关系交叉不清,自身在屡屡推进工资改革中,每次都难以见效,结果都是领导尴尬,员工抱怨。后来,中心聘请了权威的外资咨询公司设计了新方案,新的方案在理论上逻辑上看起来都非常完美,但是薪酬改革还是推行不下去,因为方案实施的许多假设前提是不存在的。最后,友泰认为必须放弃那些看似科学和逻辑的理论套路,只有依靠对现实的把握来创新思路,采用“领导满意,员工接受”为准则的实用技术。首先,在全体员工的沟通、说服上下工夫;其次是重新完成定岗定编;再次,我们采用“全体起立,局部坐下”的竞聘上岗为核心的组织变革系列技术,其中,当时考虑到员工多次变革疲劳后的心理状态,还有国企员工常有的“强求标准心理”,他们总是质疑“凭什么他上,我比他差什么?”,后来项目组引进了人才测评技术,通过变革的系列程序、技术来打消员工的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资料 > 其他文档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